《赠祖三咏(济州官舍作)》
年代:唐代 作者: 王维
萧蛸挂虚牖,蟋蟀鸣前除。岁晏凉风至,君子复何如。
高馆阒无人,离居不可道。闲门寂已闭,落日照秋草。
虽有近音信,千里阻河关。中复客汝颍,去年归旧山。
结交二十载,不得一日展。贫病子既深,契阔余不浅。
仲秋虽未归,暮秋以为期。良会讵几日,终日长相思。
高馆阒无人,离居不可道。闲门寂已闭,落日照秋草。
虽有近音信,千里阻河关。中复客汝颍,去年归旧山。
结交二十载,不得一日展。贫病子既深,契阔余不浅。
仲秋虽未归,暮秋以为期。良会讵几日,终日长相思。
换一首以上为随机展示
韩愈·送别诗(6首)
送别诗,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。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,王维,王昌龄等。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,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。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:“凡作诗,写景易,言情难。何也?景从外来,目之所触,留心便得;情从心出,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,便不能哀感顽艳。”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,但就“言情难”而言,还是有道理的。送别诗要想“感动激发人意”,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“言情”。 代表人物:李白、王维、王昌龄、刘长卿、王勃、岑参、高适、骆宾王
- 作者:
- 全部
- 李白(22)
- 苏轼(17)
- 辛弃疾(14)
- 王维(14)
- 高适(9)
- 刘长卿(9)
- 吴文英(8)
- 杜甫(7)
- 王昌龄(7)
- 岑参(7)
- 黄庭坚(6)
- 韩愈(6)
- 孟浩然(6)
- 王勃(5)
- 白居易(4)
- 王恽(4)
- 纳兰性德(3)
- 周邦彦(3)
- 杜牧(3)
- 柳宗元(3)
- 贾岛(3)
- 陆游(3)
- 李颀(3)
- 宋濂(2)
- 司马光(2)
- 韦应物(2)
- 欧阳修(2)
- 林逋(2)
- 骆宾王(2)
- 许浑(2)
- 晏殊(2)
- 郑愔(2)
- 贺铸(2)
- 皇甫冉(2)
- 杨万里(2)
- 杜荀鹤(2)
- 张元干(2)
- 高启(2)
- 卢纶(2)
- 何逊(2)
- 刘克庄(2)
- 齐己(2)
- 郑思肖(1)
- 温庭筠(1)
- 包融(1)
- 梅尧臣(1)
- 家铉翁(1)
- 夏竦(1)
- 杨炎正(1)
- 陈师道(1)
- 周紫芝(1)
- 黄大临(1)
- 吴潜(1)
- 袁宏道(1)
- 贾至(1)
- 张祜(1)
- 杨炯(1)
- 陈子昂(1)
- 陈凤仪(1)
- 李商隐(1)
- 刘禹锡(1)
- 周端臣(1)
- 赵汝愚(1)
- 陈亮(1)
- 孟郊(1)
- 郎士元(1)
- 张说(1)
- 吴泳(1)
- 卢照邻(1)
- 寇准(1)
- 朱淑真(1)
- 李贺(1)
- 刘辰翁(1)
- 曹植(1)
- 郑文宝(1)
- 张籍(1)
- 刘仙伦(1)
- 何大圭(1)
- 王安石(1)
- 吴大有(1)
- 赵蕃(1)
- 王观(1)
- 李益(1)
- 韩元吉(1)
- 王建(1)
- 张翥(1)
- 孙光宪(1)
- 王之涣(1)
- 詹玉(1)
- 王以宁(1)
- 岳飞(1)
- 韦庄(1)
- 张先(1)
- 庾信(1)
- 杜审言(1)
- 顾敻(1)
- 钱起(1)
- 王守仁(1)
- 李嘉祐(1)
- 司空曙(1)
- 郭麐(1)
- 边贡(1)
- 皇甫曾(1)
- 徐铉(1)
- 郑锡(1)
- 杨志坚(1)
- 刘燕哥(1)
- 韩琮(1)
- 孙洙(1)
- 张宁(1)
- 严维(1)
- 栖蟾(1)
- 杨巨源(1)
- 李攀龙(1)
- 任华(1)
- 范成大(1)
- 何梦桂(1)
- 周密(1)
- 范云(1)
- 贯休(1)
- 张泌(1)
- 洪咨夔(1)
- 1、《送王含秀才序》 韩愈·宋代吾少时读《醉乡记》,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,而犹有是言,岂诚旨于味耶?及读阮籍、陶潜诗,乃知彼虽偃蹇,不欲与世接,然犹未能平其心,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,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。若颜子操瓢与箪,曾参歌声若出金石,彼得圣人而师之,汲汲每若不可及,其于外也固不暇,尚何曲之托,而昏冥之逃耶?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。建中初,天子嗣位,有意贞观、开元之丕绩,在廷之臣争言事。当此时,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,而又嘉良臣之烈,思识其子孙。今子之来见我也,无所挟,吾犹将张之;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,浑然端且厚。惜乎吾力不能振之,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。于其行,姑分之饮酒。
- 2、《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》 韩愈·唐代苍苍森八桂,兹地在湘南。江作青罗带,山如碧玉篸。户多输翠羽,家自种黄甘。远胜登仙去,飞鸾不假骖。
- 3、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 韩愈·唐代太行之阳有盘谷。盘谷之间,泉甘而土肥,草木丛茂,居民鲜少。或曰:“谓其环两山之间,故曰‘盘’。”或曰:“是谷也,宅幽而势阻,隐者之所盘旋。”友人李愿居之。 愿之言曰:“人之称大丈夫者,我知之矣:利泽施于人,名声昭于时,坐于庙朝,进退百官,而佐天子出令;其在外,则树旗旄,罗弓矢,武夫前呵,从者塞途,供给之人,各执其物,夹道而疾驰。喜有赏,怒有刑。才畯满前,道古今而誉盛德,入耳而不烦。曲眉丰颊,清声而便体,秀外而惠中,飘轻裾,翳长袖,粉白黛绿者,列屋而闲居,妒宠而负恃,争妍而取怜。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、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。吾非恶此而逃之,是有命焉,不可幸而致也。 穷居而野处,升高而望远,坐茂树以终日,濯清泉以自洁。采于山,美可茹;钓于水,鲜可食。起居无时,惟适之安。与其有誉于前,孰若无毁于其后;与其有乐于身,孰若无忧于其心。车服不维,刀锯不加,理乱不知,黜陟不闻。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,我则行之。 伺候于公卿之门,奔走于形势之途,足将进而趑趄,口将言而嗫嚅,处污秽而不羞,触刑辟而诛戮,侥幸于万一,老死而后止者,其于为人,贤不肖何如也?”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,与之酒而为之歌曰:“盘之中,维子之宫;盘之土,维子之稼;盘之泉,可濯可沿;盘之阻,谁争子所?窈而深,廓其有容;缭而曲,如往而复。嗟盘之乐兮,乐且无央;虎豹远迹兮,蛟龙遁藏;鬼神守护兮,呵禁不祥。饮且食兮寿而康,无不足兮奚所望!膏吾车兮秣吾马,从子于盘兮,终吾生以徜徉!”
- 4、《送区册序》 韩愈·唐代阳山,天下之穷处也。陆有丘陵之险,虎豹之虞。江流悍急,横波之石,廉利侔剑戟,舟上下失势,破碎沦溺者,往往有之。县廓无居民,官无丞尉,夹江荒茅篁竹之间,小吏十余家,皆鸟言夷面。始至,言语不通,画地为字,然后可告以出租赋,奉期约。是以宾客游从之士,无所为而至。愈待罪于斯,且半岁矣。 有区生者,誓言相好,自南海挐舟而来。升自宾阶,仪观甚伟,坐与之语,文义卓然。庄周云:“逃空虚者,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!”况如斯人者,岂易得哉!入吾室,闻《诗》、《书》仁义之说,欣然喜,若有志于其间也。与之翳嘉林,坐石矶,投竿而渔,陶然以乐,若能遗外声利,而不厌乎贫贱也。岁之初吉,归拜其亲,酒壶既倾,序以识别。
- 5、《送杨少尹序》 韩愈·唐代昔疏广、受二子,以年老,一朝辞位而去。于是公卿设供帐,祖道都门外,车数百辆;道路观者,多叹息泣下,共言其贤。汉史既传其事,而后世工画者,又图其迹,至今照人耳目,赫赫若前日事。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,方以能诗训后进,一旦以年满七十,亦白相去,归其乡。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,今杨与二疏,其意岂异也? 予忝在公卿后,遇病不能出,不知杨侯去时,城门外送者几人,车几辆,马几匹,道旁观者,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; 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,继二疏踪迹否,不落莫否。见今世无工画者,而画与不画,固不论也。 然吾闻杨侯之去,相有爱而惜之者,白以为其都少尹,不绝其禄。又为歌诗以劝之,京师之长于诗者,亦属而和之。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,有是事否。古今人同不同,未可知也。 中世士大夫,以官为家,罢则无所于归。杨侯始冠,举于其乡,歌《鹿鸣》而来也。今之归,指其树曰:“某树,吾先人之所种也;某水、某丘,吾童子时所钓游也。”乡人莫不加敬,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。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,其在斯人欤?其在斯人欤?
- 6、《送董邵南游河北序》 韩愈·唐代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。董生举进士,屡不得志于有司,怀抱利器,郁郁适兹土。吾知其必有合也。董生勉乎哉! 夫以子之不遇时,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。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!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,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?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。董生勉乎哉! 吾因子有所感矣。为我吊望诸君之墓,而观于其市,复有昔时屠狗者乎?为我谢曰:“明天子在上,可以出而仕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