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词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:一据龙德寿《元好问萨都剌集》这首词是作者于贞祐丙子(1216)为避兵南渡之后而作。当时金朝的山东、河北、河东诸郡已被蒙古兵来回扫荡,殆无完土。但元好问对金军收复失地仍抱有希望,故在词中显示出凯旋而归的乐观气概;一据唐圭璋《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》金宣宗兴定二年(1218),词人在战乱避难时从三乡(今河南宜阳三乡镇)移家登封嵩山,此词是初到时所作。
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该词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:一据龙德寿《元好问萨都剌集》这首词是作者于贞祐丙子(1216)为避兵南渡之后而作。当时金朝的山东、河北、河东诸郡已被蒙古兵来回扫荡,殆无完土。但元好问对金军收复失地仍抱有希望,故在词中显示出凯旋而归的乐观气概;一据唐圭璋《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》金宣宗兴定二年(1218),词人在战乱避难时从三乡(今河南宜阳三乡镇)移家登封嵩山,此词是初到时所作。
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