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预览(按enter键查看全诗)
古诗词网poem.a8z8.com 取消固定
首页 > 古文典籍 > 明史 > 卷二十六
明史·志·卷二十六

  ◎礼四(吉礼四)

  历代帝王陵庙 三皇 圣师 国先师孔子 旗纛 五祀 国马神南京神庙 功臣庙 京师九庙 诸神祠 厉坛

  历代帝王陵庙

  洪武三年,遣使访先代陵寝,仍命各行省具图以进,凡七十有九。礼官考其功德昭著者,曰伏羲,神农,黄帝,少昊,颛顼,唐尧,虞舜,夏禹,商汤、中宗、高宗,周文王、武王、成王、康王,汉高祖、文帝、景帝、武帝、宣帝、光武、明帝、章帝,后魏文帝,隋高祖,唐高祖、太宗、宪宗、宣宗,周世宗,宋太祖、太宗、真宗、仁宗、孝宗、理宗,凡三十有六。各制衮冕,函香币。遣秘书监丞陶谊等往修祀礼,亲制祝文遣之。每陵以白金二十五两具祭物。陵寝发者掩之,坏者完之。庙敝者葺之。无庙者设坛以祭。仍令有司禁樵采。岁时祭祀,牲用太牢。

  四年,礼部定议,合祀帝王三十五。在河南者十:陈祀伏羲、商高宗,孟津祀汉光武,洛阳祀汉明帝、章帝,郑祀周世宗,巩祀宋太祖、太宗、真宗、仁宗。在山西者一:荥河祀商汤。在山东者二:东平祀唐尧,曲阜祀少昊。在北平者三:内黄祀商中宗,滑祀颛顼、高辛。在湖广者二:酃祀神农,宁远祀虞舜。在浙江者二:会稽祀夏禹、宋孝宗。在陕西者十五:中部祀黄帝,咸阳祀周文王、武王、成王、康王、宣王,汉高帝、景帝,咸宁祀汉文帝,兴平祀汉武帝,长安祀汉宣帝,三原祀唐高祖,醴泉祀唐太宗,蒲城祀唐宪宗,泾阳祀唐宣宗。岁祭用仲春、仲秋朔。于是遣使诣各陵致祭。陵置一碑,刊祭期及牲帛之数,俾所在有司守之。已而命有司岁时修葺,设陵户二人守视。又每三年,出祝文、香帛,传制遣太常寺乐舞生赍往所在,命有司致祭。其所祀者,视前去周宣王,汉明帝、章帝,而增祀娲皇于赵城,后魏文帝于富平,元世祖于顺天,及宋理宗于会稽,凡三十六帝。后又增祀隋高祖于扶风,而理宗仍罢祀。又命帝王陵庙所在官司,以春秋仲月上旬,择日致祭。

  六年,帝以五帝、三王及汉、唐、宋创业之君,俱宜于京师立庙致祭,遂建历代帝王庙于钦天山之阳。仿太庙同堂异室之制,为正殿五室:中一室三皇,东一室五帝,西一室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,又东一室周武王、汉光武、唐太宗,又西一室汉高祖、唐太祖、宋太祖、元世祖。每岁春秋仲月上旬甲日致祭。已而以周文王终守臣服,唐高祖由太宗得天下,遂寝其祀,增祀隋高祖。七年,令帝王庙皆塑衮冕坐像,惟伏羲、神农未有衣裳之制,不必加冕服。八月,帝躬祀于新庙。已而罢隋高祖之祀。

  二十一年,令每岁郊祀,附祭历代帝王于大祀殿。仍以岁八月中旬,择日遣官祭于本庙,其春祭停之。又定每三年遣祭各陵之岁,则停庙祭。是年,诏以历代名臣从祀,礼官李原名奏拟三十六人以进。帝以宋赵普负太祖不忠,不可从祀。元臣四杰,木华黎为首,不可祀孙而去其祖,可祀木华黎而罢安童。既祀伯颜,则阿术不必祀。汉陈平、冯异,宋潘美,皆善始终,可祀。于是定风后、力牧、皋陶、夔、龙、伯夷、伯益、伊尹、傅说、周公旦、召公奭、太公望、召虎、方叔、张良、萧何、曹参、陈平、周勃、邓禹、冯异、诸葛亮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李靖、郭子仪、李晟、曹彬、潘美、韩世忠、岳飞、张浚、木华黎、博尔忽、博尔术、赤老温、伯颜,凡三十七人,从祀于东西庑,为坛四。初,太公望有武成王庙。尝遣官致祭如释奠仪。至是,罢庙祭,去王号。

  永乐迁都,帝王庙遣南京太常寺官行礼。嘉靖九年,罢历代帝王南郊从祀。令建历代帝王庙于都城西,岁以仲春秋致祭。后并罢南京庙祭。十年春二月,庙未成,躬祭历代帝王于文华殿,凡五坛,丹陛东西名臣四坛。礼部尚书李时言:“旧仪有赐福胙之文。赐者自上而下之义,惟郊庙社稷宜用。历代帝王,止宜云答。”诏可。十一年夏,庙成,名曰景德崇圣之殿。殿五室,东西两庑,殿后祭器库,前为景德门。门外神库、神厨、宰牲亭、钟楼。街东西二坊,曰景德街。用八月壬辰亲祭。帝由中门入,迎神、受福胙、送神各两拜。嗣后岁遣大臣一员行礼,四员分献。凡子、午、卯、酉祭于陵寝之岁,则停秋祭。二十四年,以礼科陈棐言,罢元世祖陵庙之祀,及从祀木华黎等,复迁唐太宗与宋太祖同室。凡十五帝,从祀名臣三十二人。

  三皇

  明初仍元制,以三月三日、九月九日通祀三皇。洪武元年,令以太牢祀。二年,命以句芒、祝融、风后、力牧左右配,俞跗、桐君、僦贷季、少师、雷公、鬼臾区、伯高、岐伯、少俞、高阳十大名医从祀。仪同释奠。四年,帝以天下郡邑通祀三皇为渎。礼臣议:“唐玄宗尝立三皇五帝庙于京师。至元成宗时,乃立三皇庙于府州县。春秋通祀,而以医药主之,甚非礼也。”帝曰:“三皇继天立极,开万世教化之原,汨于药师可乎?”命天下郡县毋得亵祀。

  正德十一年,立伏羲氏庙于秦州。秦州,古成纪地,从巡按御史冯时雄奏也。嘉靖间,建三皇庙于太医院北,名景惠殿。中奉三皇及四配。其从祀,东庑则僦贷季、岐伯、伯高、鬼臾区、俞跗、少俞、少师、桐君、雷公、马师皇、伊尹、扁鹊、淳于意、张机十四人,西庑则华陀、王叔和、皇甫谧、葛洪、巢元方、孙思邈、韦慈藏、王冰、钱乙、朱肱、李杲、利完素、张元素、朱彦修十四人。岁仲春、秋上甲日,礼部堂上官行礼,太医院堂上官二员分献,用少牢。复建圣济殿于内,祀先医,以太医官主之。二十一年,帝以规制湫隘,命拓其庙。

  圣师

  圣师之祭,始于世宗。奉皇师伏羲氏、神农氏、轩辕氏、帝师陶唐氏,有虞氏,王师夏禹王、商汤王、周文王武王,九圣南向。左先圣周公,右先师孔子,东西向。每岁春秋开讲前一日,皇帝服皮弁,拜跪,行释奠礼。用羹酒果脯帛祭于文华殿东室。

  初,东室有释像,帝以其不经,撤之,乃祀先圣先师。自为祭文,行奉安神位礼。辅臣礼卿及讲官俟行礼讫,入拜。先是洪武初,司业宋濂建议欲如建安熊氏之说,以伏羲为道统之宗,神农、黄帝、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,以次列焉。秩祀天子之学,则道统益尊。太祖不从。至是,世宗仿其意行之。十六年,移祀于永明殿后,行礼如初。其后常遣官代祭。隆庆初,仍于文华殿东室行礼。

  至圣先师子孔庙祀

  汉晋及隋或称先师,或称先圣、宣尼、宣父。唐谥文宣王,宋加至圣号,元复加号大成。明太祖入江淮府,首谒孔子庙。洪武元年二月,诏以太牢祀孔子于国学,仍遣使诣曲阜致祭。临行谕曰:“仲尼之道,广大悠久,与天地并。有天下者莫不虔修祀事。朕为天下主,期大明教化,以行先圣之道。今既释奠成均,仍遣尔修祀事于阙里,尔其敬之。”又定制,每岁仲春、秋上丁,皇帝降香,遣官祀于国学。以丞相初献,翰林学士亚献,国子祭酒终献。先期,皇帝斋戒。献官、陪祀、执事官皆散斋二日,致斋一日。前祀一日,皇帝服皮弁服,御奉天殿降香。至日,献官行礼。三年,诏革诸神封号,惟孔子封爵仍旧。且命曲阜庙庭,岁官给牲币,俾衍圣公供祀事。四年,礼部奏定仪物。改初制笾豆之八为十,笾用竹。其簠簋登鉶及豆初用木者,悉易以瓷。牲易以熟。乐生六十人,舞生四十八人,引舞二人,凡一百一十人。礼部请选京民之秀者充乐舞生,太祖曰:“乐舞乃学者事,况释奠所以崇师,宜择国子生及公卿子弟在学者,豫教肄之。”五年,罢孟子配享。逾年,帝曰:“孟子辨异端,辟邪说,发明孔子之道,配享如故。”七年二月,上丁日食,改用仲丁。

  十五年,新建太学成。庙在学东,中大成殿,左右两庑,前大成门,门左右列戟二十四。门外东为牺牲厨,西为祭器库,又前为灵星门。自经始以来,驾数临视。至是落成,遣官致祭。帝既亲诣释奠,又诏天下通祀孔子,并颁释奠仪注。凡府州县学,笾豆以八,器物牲牢,皆杀于国学。三献礼同,十哲两庑一献。其祭,各以正官行之,有布政司则以布政司官,分献则以本学儒职及老成儒士充之。每岁春、秋仲月上丁日行事。初,国学主祭遣祭酒,后遣翰林院官,然祭酒初到官,必遣一祭。十七年,敕每月朔望,祭酒以下行释菜礼,郡县长以下诣学行香。二十六年,颁大成乐于天下。二十八年,以行人司副杨砥言,罢汉扬雄从祀,益以董仲舒。三十年,以国学孔子庙隘,命工部改作,其制皆帝所规画。大成殿门各六楹,灵星门三,东西庑七十六楹,神厨库皆八楹,宰牲所六楹。永乐初,建庙于太学之东。

  宣德三年,以万县训导李译言,命礼部考正从祀先贤名位,颁示天下。十年,慈利教谕蒋明请祀元儒吴澄。大学士杨士奇等言当从祀,从之。正统二年,以宋儒胡安国、蔡沈、真德秀从祀。三年,禁天下祀孔子于释、老宫。孔、颜、孟三氏子孙教授裴侃言:“天下文庙惟论传道,以列位次。阙里家庙,宜正父子,以叙彝伦。颜子、曾子、子思,子也,配享殿廷。无繇、子昽、伯鱼,父也,从祀廊庑。非惟名分不正,抑恐神不自安。况叔梁纥元已追封启圣王,创殿于大成殿西崇祀,而颜、孟之父俱封公,惟伯鱼、子昽仍侯,乞追封公爵,偕颜、孟父俱配启圣王殿。”帝命礼部行之,仍议加伯鱼、子昽封号。成化二年,追封董仲舒广川伯,胡安国建宁伯,蔡沈崇安伯,真德秀浦城伯。十二年,从祭酒周洪谟言,增乐舞为八佾,笾豆各十二。弘治八年,追封杨时将乐伯。从祀,位司马光之次。九年,增乐舞为七十二人,如天子之制。十二年,阙里孔庙毁,敕有司重建。十七年,庙成,遣大学士李东阳祭告,并立御制碑文。正德十六年,诏有司改建孔氏家庙之在衢州者,官给钱,董其役。令博士孔承义奉祀。

  嘉靖九年,大学士张璁言:“先师祀典,有当更正者。叔梁纥乃孔子之父,颜路、曾昽、孔鲤乃颜、曾、子思之父,三子配享庙庭,纥及诸父从祀两庑,原圣贤之心岂安?请于大成殿后,别立室祀叔梁纥,而以颜路、曾昽、孔鲤配之。”帝以为然。因言:“圣人尊天与尊亲同。今笾豆十二,牲用犊,全用祀天仪,亦非正礼。其谥号、章服悉宜改正。”璁缘帝意,言:“孔子宜称先圣先师,不称王。祀宇宜称庙,不称殿。祀宜用木主,其塑像宜毁。笾豆用十,乐用六佾。配位公侯伯之号宜削,止称先贤先儒。其从祀申党、公伯寮、秦冉等十二人宜罢,林放、蘧瑗等六人宜各祀于其乡,后苍、王通、欧阳修、胡瑗、蔡元定宜从祀。”

  帝命礼部会翰林诸臣议。编修徐阶疏陈易号毁像之不可。帝怒,谪阶官,乃御制《正孔子祀典说》,大略谓孔子以鲁僣王为非,宁肯自僣天子之礼?复为《正孔子祀典申记》,俱付史馆。璁因作《正孔子庙祀典或问》奏之。帝以为议论详正,并令礼部集议。于是御史黎贯等言:“圣祖初正祀典,天下岳渎诸神皆去其号,惟先师孔子如故,良有深意。陛下疑孔子之祀上拟祀天之礼。夫子以不可及也,犹天之不可阶而升,虽拟诸天,亦不为过。自唐尊孔子为文宣王,已用天子礼乐。宋真宗尝欲封孔子为帝,或谓周止称王,不当加帝号。而罗从彦之论,则谓加帝号亦可。至周敦颐则以为万世无穷王祀孔子,邵雍则以为仲尼以万世为王。其辨孔子不当称王者,止吴澄一人而已。伏望博考群言,务求至当。”时贯疏中言:“莫尊于天地,亦莫尊于父师。陛下敬天尊亲,不应独疑孔子王号为僣。”帝因大怒,疑贯借此以斥其追尊皇考之非,诋为奸恶,下法司会讯,褫其职。给事中王汝梅等亦极言不宜去王号,帝皆斥为谬论。

  于是礼部会诸臣议:“人以圣人为至,圣人以孔子为至。宋真宗称孔子为至,宋真宗称孔子为至圣,其意已备。今宜于孔子神位题至圣先师孔子,去其王号及大成、文宣之称。改大成殿为先师庙,大成门为庙门。其四配称复圣颜子、宗圣曾子、述圣子思子、亚圣孟子。十哲以下凡及门弟子,皆称先贤某子。左丘明以下,皆称先儒某子,不复称公侯伯。遵圣祖首定南京国子监规制,制木为神主。仍拟大小尺寸,著为定式。其塑像即令屏撤。春秋祭祀,遵国初旧制,十笾十豆。天下各学,八笾八豆。乐舞止六佾。凡学别立一祠,中叔梁纥,题启圣化孔氏神位,以颜无繇、曾点、孔鲤、孟孙氏配,俱称先贤某氏,至从祀之贤,不可不考其得失。申党即申枨,厘去其一。公伯寮、秦冉、颜何、荀况、戴圣、刘向、贾逵、马融、何休、王肃、王弼、杜预、吴澄罢祀。林放、蘧瑗、卢植、郑众、郑玄、服虔、范宁各祀于其乡。后苍、王通、欧阳修、胡瑗宜增入。”命悉如议行。又以行人薛侃议,进陆九渊从祀。

  初,洪武时,司业宋濂请去像设主,礼仪乐章多所更定,太祖不允。成、弘间,少詹程敏政尝谓马融等八人当斥。给事中张九功推言之,并请罢荀况、公伯寮、蘧瑗等,而进后苍、王通、胡瑗。为礼官周洪谟所却而止。至是以璁力主,众不敢违。毁像盖用濂说,先贤去留,略如九功言。其进欧阳修,则以濮议故也。

  明年,国子监建启圣公祠成。从尚书李时言,春秋祭祀,与文庙同日。笾豆牲帛视四配,东西配位视十哲,从祀先儒程晌、朱松、蔡元定视两庑。辅臣代祭文庙,则祭酒祭启圣祠。南京祭酒于文庙,司业于启圣祠。遂定制,殿中先师南向,四配东西向。稍后十哲:闵子损、冉子雍、端木子赐、仲子由、卜子商、冉子耕、宰子予、冉子求、言子偃、颛孙子师皆东西向。两庑从祀:先贤澹台灭明、宓不齐、原宪、公冶长、南宫适、高柴、漆雕开、樊须、司马耕、公西赤、有若、琴张、申枨、陈亢、巫马施、梁鳣、公昽哀、商瞿、冉孺、颜辛、伯虔、曹恤、冉季、公孙龙、漆雕哆、秦商、漆雕徒父、颜高、商泽、壤驷赤、任不齐、石作蜀、公良孺、公夏首、公肩定、后处、鄡单、奚容蒧、罕父黑、颜祖、荣旂、秦祖、左人郢、句井疆、郑国、公祖句兹、原亢、县成、廉洁、燕伋、叔仲会、颜之仆、邽巽、乐欬、公西舆如、狄黑、孔忠、公西蒧、步叔乘、施之常、秦非、颜哙,先儒左丘明、公羊高、谷梁赤、伏胜、高堂生、孔安国、毛苌、董仲舒、后苍、杜子春、王通、韩愈、胡瑗、周敦颐、程颢、欧阳修、邵雍、张载、司马光、程颐、杨时、胡安国、朱熹、张栻、陆九渊、吕祖谦、蔡沈、真德秀、许衡凡九十一人。

  隆庆五年,以薛瑄从祀。万历中,以罗从彦、李侗从祀。十二年,又以陈献章、胡居仁、王守仁从祀。二十三年,以宋周敦颐父辅成从祀启圣祠。又定每岁仲春、秋上丁日御殿传制,遣大臣祭先师及配位。其十哲以翰林官、两庑以国子监官各二员分献。每月朔,及每科进士行释菜礼。司府州县卫学各提调官行礼。牲用少牢,乐如太学。京府及附府县学,止行释菜礼。崇祯十五年,以左丘明亲授经于圣人,改称先贤。并改宋儒周、二程、张、朱、邵六子亦称先贤,位七十子下,汉唐诸儒之上。然仅国学更置之,阙里庙廷及天下学宫未遑颁行也。

  旗纛

  旗纛之祭有四。其一,洪武元年,礼官奏:“军行旗纛所当祭者,旗谓牙旗。黄帝出军诀曰:‘牙旗者,将军之精,一军之形侯。凡始竖牙,必祭以刚日。’纛,谓旗头也。《太白阴经》曰:‘大将中营建纛。天子六军,故用六纛。牦牛尾为之,在左騑马首。’唐、宋及元皆有旗纛之祭。今宜立庙京师,春用惊蛰,秋用霜降日,遣官致祭。”乃命建庙于都督府治之后,以都督为献官,题主曰军牙之神、六纛之神。七年二月,诏皇太子率诸王诣阅武场祭旗纛,为坛七,行三献礼。后停春祭,止霜降日祭于教场。其二,岁暮享太庙日,祭旗纛于承天门外。其三,旗纛庙在山川坛左。初,旗纛与太岁诸神合祭于城南。九年,别建庙。每岁仲秋,天子躬祀山川之日,遣旗手卫官行礼。其正祭,旗头大将、六纛大将、五方旗神、主宰战船正神、金鼓角铳炮之神、弓弩飞枪飞石之神、阵前阵后神祇五昌等众,凡七位,共一坛,南向。皇帝服皮弁,御奉天殿降香。献官奉以从事。祭物视先农,帛七,黑二白五。瘗毛血、望燎,与风云雷雨诸神同。祭毕,设酒器六于地。刺雄鸡六,沥血以衅之。其四,永乐后,有神旗之祭,专祭火雷之神。每月朔望,神机营提督官祭于教场。牲用少牢。凡旗纛皆藏内府,祭则设之。

  王国祭旗纛,则遣武官戎服行礼。天下卫所于公署后立庙,以指挥使为初献官。僚属为亚献、终献。仪物杀京都。

  五祀

  洪武二年定制,岁终腊享,通祭于庙门外。八年,礼部奏:“五祀之礼,周、汉、唐、宋不一。今拟孟春祀户,设坛皇宫门左,司门主之。孟夏祀灶,设坛御厨,光禄寺官主之。季夏祀中霤,设坛乾清宫丹墀,内官主之。孟秋祀门,设坛午门左,司门主之。孟冬祀井,设坛宫内大庖井前,光禄寺官主之。四孟于有事太庙之日,季夏于土旺之日,牲用少牢。”制可。从定中霤于奉天殿外文楼前。又岁暮合祭五祀于太庙西庑下,太常寺官行礼。

  马神

  洪武二年命祭马祖、先牧、马社、马步之神,筑坛后湖。礼官言:“《周官》春祭马祖,天驷星也;夏祭先牧,始养马者;秋祭马社,始乘马者;冬祭马步,乃神之灾害马者。隋用周制,祭以四仲之月。唐、宋因之。今定春、秋二仲月,甲、戊、庚日,遣官致祀。为坛四,乐用时乐,行三献礼。”四年,蜀明升献良马十,其一白者,长丈余,不可加鞯勒。太祖曰:“天生英物,必有神司之。”命太常以少牢祀马祖,囊沙四百斤压之,令人骑而游苑中,久之渐驯。帝乘之以夕月于清凉山。比还,大悦,赐名飞越峰。复命太常祀马祖。五年,并诸神为一坛,岁止春祭。永乐十二年,立北京马神祠于莲花池。其南京马神,则南太仆主之。

  南京神庙

  初称十庙。北极真武以三月三日、九月九日,道林真觉普济禅师宝志以三月十八日,都城隍以八月祭帝王后一日,祠山广惠张王渤以二月十八日,五显灵顺以四月八日、九月二十八日,皆南京太常寺官祭。汉秣陵尉蒋忠烈公子文、晋成阳卞忠贞公壸、宋济阳曹武惠王彬、南唐刘忠肃王仁瞻、元卫国忠肃公福寿俱以四孟朔,岁除,应天府官祭。惟蒋庙又有四月二十六日之祭。并功臣庙为十一。后复增四:关公庙,洪武二十七年建于鸡笼山之阳,称汉前将军寿亭侯。嘉靖十年订其误,改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。以四孟岁暮,应天府官祭,五月十三日,南京太常寺官祭。天妃,永乐七年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,以正月十五日、三月二十三日,南京太常寺官祭。太仓神庙,以仲春、秋望日,南京户部官祭。司马、马祖、先牧神庙,以春、秋仲月中旬,择日南京太仆寺官祭。诸庙皆少牢,真武与真觉禅师素羞。

  功臣庙

  太祖既以功臣配享太庙,又命别立庙于鸡笼山。论次功臣二十有一人,死者塑像,生者虚其位。正殿:中山武宁王徐达、开平忠武王常遇春、岐阳武靖王李文忠、宁河武顺王邓愈、东瓯襄武王汤和、黔宁昭靖王沐英。羊二,豕二。西序:越国武庄公胡大海、梁国公赵德胜、巢国武壮公华高、虢国忠烈公俞通海、江国襄烈公吴良、安国忠烈公曹良臣、黔国威毅公吴复、燕山忠愍侯孙兴祖。东序:郢国公冯国用、西海武壮公耿再成、济国公丁德兴、蔡国忠毅公张德胜、海国襄毅公吴桢、蕲国武义公康茂才、东海郡公茅成。羊二,豕二。两庑各设牌一,总书“故指挥千百户卫所镇抚之灵”。羊十,豕十。以四孟岁暮,遣驸马都尉祭。

  初,胡大海等殁,命肖像于卞壸、蒋子文之庙。及功臣庙成,移祀焉。永乐三年,以中山王勋德第一,又命正旦、清明、中元、孟冬、冬至遣太常寺官祭于大功坊之家庙,牲用少牢。

  京师九庙

  京师所祭者九庙。真武庙,永乐十三年建,以祀北极佑圣真君。正德二年改为灵明显佑宫,在海子桥之东,祭日同南京。

  东岳泰山庙,在朝阳门外,祭以三月二十八日。

  都城隍庙,祭以五月十一日。

  汉寿亭侯关公庙,永乐间建。成化十三年,又奉敕建庙宛平县之东,祭以五月十三日。皆太常寺官祭。

  京都太仓神庙,建于太仓,户部官祭。

  司马、马祖、先牧神庙,太仆寺官祭。

  宋文丞相祠,永乐六年从太常博士刘履节请,建于顺天府学之西。元世祖庙,嘉靖中罢。皆以二月,八月中旬顺天府官祭。

  洪恩灵济宫,祀徐知证、知谔。永乐十五年,立庙皇城之西,正旦、冬至圣节,内阁礼部及内官各一员祭。生辰,礼部官祭。弘治中,大学士刘健等请毋遣阁臣。嘉靖中,改遣太常寺官。

  其荣国公姚广孝,洪熙元年从祀太庙。嘉靖九年撤庙祀,移祀大兴隆寺,在皇城西北隅。后寺毁,复移崇国寺。

  东岳、都城隍用太牢,五庙用少牢,真武、灵济宫素羞。

  诸神祠

  洪武元年,命中书省下郡县,访求应祀神祇。名山大川、圣帝明王、忠臣烈士,凡有功于国家及惠爱在民者,著于祀典,令有司岁时致祭。二年,又诏天下神祇,常有功德于民,事迹昭著者,虽不致祭,禁人毁撤祠宇。三年,定诸神封号,凡后世溢美之称皆革去。天下神祠不应祀典者,即淫祠也,有司毋得致祭。弘治元年,礼科张九功言:“祀典正则人心正。今朝廷常祭之外,又有释迦牟尼文佛、三清三境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、金玉阙真君元君、神父神母,诸宫观中又有水官星君、诸天诸帝之祭,非所以法天下。”帝下其章礼部,尚书周洪谟等言:

  释迦牟尼文佛生西方中天竺国。宗其教者,以本性为法身,德业为报身,并真身为三,其实一人耳。道家以老子为师。朱熹有曰:“玉清元始天尊既非老子法身,上清太上道君又非老子报身,设有二像,又非与老子为一。而老子又自为上清太上老君,盖仿释氏而又失之者也。”自今凡遇万寿等节,不令修建吉祥斋醮,或遇丧礼,不令修建荐扬斋醮。其大兴隆寺、朝天宫俱停遣官祭告。

  北极中天星主紫微大帝者,北极五星在紫微垣中,正统初,建紫微殿,设像祭告。夫幽禜祭星,古礼也。今乃像之如人,称之为帝,稽之祀典,诚无所据。

  雷声普化天尊者,道家以为总司五雷,又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天尊示现之日,故岁以是日遣官诣显灵宫致祭。夫风云雷雨,南郊合祀,而山川坛复有秋报,则此祭亦当罢免。

  祖师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真君者,传记云:“汉张道陵,善以符治病。唐天宝,宋熙宁、大观间,累号正一靖应真君,子孙亦有封号。国朝仍袭正一嗣教真人之封。”然宋邵伯温云:“张鲁祖陵、父衡,以符法相授受,自号师君。”今岁以正月十五日为陵生日,遣官诣显灵宫祭告,亦非祀典。

  大小青龙神者,记云:“有僧名卢,寓西山。有二童子来侍。时久旱,童子入潭化二青龙,遂得雨。后赐卢号曰感应禅师,建寺设像,别设龙祠于潭上。宣德中,建大圆通寺,加二龙封号,春秋祭之。”迩者连旱,祈祷无应,不足崇奉明矣。

  梓潼帝君者,记云:“神姓张,名亚子,居蜀七曲山。仕晋战没,人为立庙。唐、宋屡封至英显王。道家谓帝命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,故元加号为帝君,而天下学校亦有祠祀者。景泰中,因京师旧庙辟而新之,岁以二月三日生辰,遣祭。”夫梓潼显灵于蜀,庙食其地为宜。文昌六星与之无涉,宜敕罢免。其祠在天下学校者,俱令拆毁。

  北极佑圣真君者,乃玄武七宿,后人以为真君,作龟蛇于其下。宋真宗避讳,改为真武。靖康初,加号佑圣助顺灵应真君。图志云:“真武为净乐王太子,修炼武当山,功成飞升。奉上帝命镇北方。被发跣足,建皂纛玄旗。”此道家附会之说。国朝御制碑谓,太祖平定天下,阴佑为多,当建庙南京崇祀。及太宗靖难,以神有显相功,又于京城艮隅并武当山重建庙宇。两京岁时朔望各遣官致祭,而武当山又专官督祀事。宪宗尝范金为像。今请止遵洪武间例,每年三月三日、九月九日用素羞,遣太常官致祭,余皆停免。

  崇恩真君、隆恩真君者,道家以崇恩姓萨名坚,西蜀人,宋徽宗时尝从王侍宸、林灵素辈学法有验。隆恩,则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也,又尝从萨传符法。永乐中,以道士周思得能传灵官法,乃于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。宣德中,改大德观,封二真君。成化初改显灵宫。每年换袍服,所费不訾。近今祈祷无应,亦当罢免。

  金阙上帝、玉阙上帝者,志云:“闽县灵济宫祀五代时徐温子知证、知谔。国朝御制碑谓太宗尝弗豫,祷神辄应,因大新闽地庙宇,春秋致祭。又立庙京师,加封金阙真君、玉阙真君。正统、成化中,累加号为上帝。朔望令节俱遣官祀,及时荐新,四时换袍服。”夫神世系事迹,本非甚异,其僣号宜革正,妄费亦宜节省。神父圣帝、神母元君及金玉阙元君者,即二徐父母及其配也。宋封其父齐王为忠武真人,母田氏为仁寿仙妃,配皆为仙妃。永乐至成化间,屡加封今号,亦宜削号罢祀。

  东岳泰山之神者,泰山五岳首,庙在泰安州山下。又每岁南郊及山川坛俱有合祭之礼。今朝阳门外有元东岳旧庙,国朝因而不废。夫既专祭封内,且合祭郊坛,则此庙之祭,实为烦渎。

  京师都城隍之神者,旧在顺天府西南,以五月十一日为神诞辰,故是日及节令皆遣官祀。夫城隍之神,非人鬼也,安有诞辰?况南郊秋祀俱已合祭,则诞辰及节令之祀非宜,凡此俱当罢免。

  议上,乃命修建斋醮,遣官祭告,并东岳、真武、城隍庙、灵济宫祭祀,俱仍旧。二徐真君及其父母妻革去帝号,仍旧封,冠袍等物换回焚毁,余如所议行之。

  按祀典,太祖时,应天祀陈乔、杨邦乂、姚兴、王鉷,成都祀李冰、文翁、张咏,均州祀黄霸,密县祀卓茂,松江祀陆逊、陆抗、陆凯,龙州祀李龙迁,建宁祀谢夷甫,彭泽祀狄仁杰,九江祀李黼,安庆祀余阙、韩建之、李宗可。宣宗时,高邮祀耿遇德。英宗时,豫章祀韦丹、许逊,无锡祀张巡。宪宗时,崖山祀张世杰、陆秀夫。孝宗时,新会祀宋慈元杨后,延平祀罗从彦、李侗,建宁祀刘子翚,乌撒祀潭渊,庐陵祀文天祥,婺源祀朱熹,都昌祀陈澔,饶州祀江万里,福州祀陈文龙,兴化祀陈瓒,湖广祀李芾,广西祀马慨。武宗时,真定祀颜杲卿、真卿,韶州附祀张九龄子拯,沂州祀诸葛亮,萧山祀游酢、罗从彦。皆历代名臣,事迹显著。守臣题请,礼官议覆,事载实录,年月可稽。至若有明一代之臣抗美前史者,或以功勋,或以学行,或以直节,或以死事,胪于志乘,刻于碑版,匪一而足。其大者,鄱阳湖忠臣祠祀丁普郎等三十五人,南昌忠臣祠祀赵德胜等十四人,太平忠臣庙祀花云、王鼎、许瑗,金华忠臣祠祀胡大海,皆太祖自定其典。其后,通州祀常遇春,山海关祀徐达,苏州祀夏原吉、周忱,淮安祀陈瑄,海州卫祀卫青、徐安生,甘州祀毛忠,榆林祀余子俊,杭州祀于谦,萧山祀魏骥,汀州祀王得仁,广州祀杨信民、毛吉,云南祀沐英、沐晟,贵州祀顾成,庐陵祀刘球、李时勉,广信祀邓颙,宝庆祀贺兴隆,上杭祀伍骥、丁泉,庆远祀叶祯,云南祀王祎、吴云,青田祀刘基,平阳祀薛瑄,杭州祀邹济、徐善述,金华祀章懋,皆众著耳目,炳然可考。其他郡县山川龙神忠烈之士,及祈祷有应而祀者,《会典》所载,尤详悉云。

  厉坛

  泰厉坛祭无祀鬼神。《春秋传》曰“鬼有所归,乃不为厉。”此其义也。《祭法》:王祭泰厉,诸侯祭公厉,大夫祭族厉。《士丧礼》:“疾病祷于厉’,《郑注》谓“汉时民间皆秋祠厉”,则此祀达于上下矣,然后世皆不举行。洪武三年定制,京都祭泰厉,设坛玄武湖中,岁以清明及十月朔日遣官致祭。前期七日,檄京都城隍。祭日,设京省城隍神位于坛上,无祀鬼神等位于坛下之东西,羊三,豕三,饭米三石。王国祭国厉,府州祭郡厉,县祭邑厉,皆设坛城北,一年二祭如京师。里社则祭乡厉。后定郡邑厉、乡厉,皆以清明日、七月十五日、十月朔日。

参考翻译

连环画资料

洪武三年,皇帝派遣使者访求前代帝王陵墓,接着命令各行省制成地图献上,共有七十九座陵。 礼官考察其中功德显著的,有伏羲,神农,黄帝,少昊,颛顼,唐尧,虞舜,夏禹,商汤、中宗、高宗,周文王、武王、成王、康王,漠高祖、文帝、景帝、武帝、宣帝、光武、明帝、章帝,后魏文帝,隋高祖,唐高祖、太宗、宪宗、宣宗,周世宗,宋太祖、太宗、真宗、仁宗、孝宗、理宗,共三十六人。 各自制作礼服与礼冠,用函装上香和彩帛。 皇帝派遣秘书监丞陶谊等人前往举行祭祀礼,亲自制作祭祀文辞派遣他们。 每一陵给以白银二十五两备办祭祀物品o坟墓被挖掘的就掩覆起来,毁坏的就修整好。 庙宇破旧的就修葺好。 没有祭庙的就设坛祭祀。 接着命令有关部门禁止打柴采摘。 每年的一定时节进行祭祀,祭祀牺牲用太牢。 洪武四年,礼部议定,合于祭祀的帝王有三十五人。 在河南的有十人:陈祭祀伏羲、商高宗,孟津祭祀汉光武,洛阳祭祀汉明帝、章帝,郑祭祀周世宗,巩祭祀宋太祖、太宗、真宗、仁宗。 在山西祭祀的一人:荣河祭祀商汤。 在山东祭祀的二人:东平祭祀唐尧,曲阜祭祀少昊。 在北平祭祀的三人:内黄祭祀商中宗,滑祭祀颛项、高辛。 在湖广祭祀的二人:酃祭祀神农,宁逮祭祀虞舜。 在浙江祭祀的二人:会稽祭祀夏禹、宋孝宗。 在陕西祭祀的十五人:中部祭祀黄帝,咸阳祭祀周文王、武王、成王、康王、童王,汉高帝、景帝,咸宁祭祀汉文帝,兴平祭祀汉武帝,长安祭祀汉宣帝,三原祭祀唐高祖,醴泉祭祀唐太宗,蒲城祭祀唐宪宗,泾阳祭祀唐宣宗。 每年祭祀在二月、八月的初一。 于是派遣使者到各陵祭祀。 每处陵墓设置一块碑,刻有祭祀日期以及所用牲帛数目,使所在地有关部门守护。 不久命有关部门在每年一定时节修葺,设置陵户二人看守。 又每三年,拿出祭祀文辞、香与彩帛,传达制命派遣太常寺乐舞生带着这些物品到所在地,命令有关部门进行祭祀。 所祭祀的人,比以前少了周宣至、漠明帝、章帝,而增加祭祀娲皇于赵城,后魏文帝于富平,元世祖于顺天,以及宋理宗于会稽,一共三十六个帝王。 后又增加祭祀隋高祖于扶风,而接着俘止祭祀宋理宗。 又命令帝王陵庙所在的官府主管部门在春秋雨季的第二个月上旬,选择日期祭祀。 六年,皇帝以五帝、三王以及汉、唐、宋创立帝业的君主,都应在京城设庙祭祀,于是在钦天山的南面建历代帝王庙。 仿照太庙同堂异室的制度,设正殿五室:中间一室是三皇,束面一室是五帝,西面一室是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,又束面一室是周武王、汉光武、唐太宗,又西面一室是汉高祖、唐高祖、宋太祖、元世祖。 每年春秋雨季的第二月上旬甲日祭祀。 不久因周文王最终处于诸侯的身份,唐高祖因太宗得到天下,于是停止他们的祭祀,增加祭祀隋高祖。 七年,命令帝王庙都塑帝王穿戴衣冠的坐像,只有伏羲、神农没有衣裳的制式,不必加冕服。 八月,皇帝亲自到新庙祭祀。 不久停止祭祀隋高祖。 洪武二十一年,命令每年郊祀,在大祀殿附带祭祀历代帝王。 仍在每年八月中旬,选择日期派遣官员在本庙祭祀,春祭则停止。 又规定每三年中派人祭祀各陵的那一年,就停止庙祭。 这年下诏以历代名臣陪从祭祀,礼官李原名上奏拟定三十六人献上。 皇帝认为宋趟普背负太祖,不忠心,不可以陪从祭祀。 元代四位杰出大臣,木华黎占首位,不可以祭祀孙子而舍弃他祖父,可以祭祀木华黎而罢除安童。 既然祭祀伯颜,那么阿木不必祭祀。 漠代陈平、冯异,宋代潘美,都善始善终,可以祭祀。 于是定风后、力牧、皋陶、夔、龙、伯夷、伯益、伊尹、傅说、周公旦、召公奭、太公望、召虎、方叔、张良、萧何、曹参、陈平、周勃、邓禹、冯异、诸葛亮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李靖、郭子仪、李晟、曹彬、潘美、韩世忠、岳飞、张浚、木华黎、博尔忽、博尔木、赤老温、伯颜,共三十七人,于东西廊庶陪从祭祀,设了四个坛。 当初,太公望有武成王庙,曾派遣官员如同祭奠先师先圣的仪式举行祭祀。 到这时,罢除庙祭,除去王号。 永乐迁都,帘王庙,派遣南京太常寺官举行祭礼。 嘉靖九年,停止历代帝王在南郊从祀。 命令于都城西建历代帝王庙,每年在仲春、仲秋祭祀。 后来一并停止南京庙祭。 永乐十年春二月,庙没建成,皇帝亲自于文华殿祭祀历代帝王,共设五个祭坛,宫殿台阶东西设名臣四个祭坛。 礼部尚书李时说:“旧有仪式有赏赐福禄的文章。 赏赐,是自上而下的意思,祇在郊庙社稷时适宜用。 历代帝王,只适合称答。”下诏准许。 十一年夏,庙建成,题名为景德崇圣之殿。 殿有五室,东西两庶,殿后是放祭器的仓库,前为景德门。 门外是神库、神厕、宰牲亭、钟楼。 街东西二坊,叫景德街。 八月壬辰亲自祭祀。 皇帝由中门入,迎神、接受福祚、送神各拜两拜。 过后每年派大臣一员举行祭礼,四员大臣分别献祭。 凡是子、午、卯、酉于帝王陵墓祭祀的年份,就停止秋祭。 二十四年,因礼科陈菜建议,停止元世祖的陵庙祭祀以及陪从祭祀木华黎等人,又将唐太宗迁到宋太祖同一室内。 共十五位皇帝,陪从祭祀的名臣有三十二人。 明朝初年沿袭元朝制度,在三月三日、九月九日共同祭祀三皇。 洪武元年,命令用太牢祭祀。 洪武二年,命令用句芒、祝融、风后、力牧左右配祀,俞跗、桐君、僦贷季、少师、雷公、鬼臾区、伯高、岐伯、少俞、高阳十大名医陪从祭祀,仪式如同奠祭先师先圣。 四年,皇帝认为天下郡邑共同祭祀三皇太遇度。 礼臣议论说:“唐玄宗曾经在京城设立三皇五帝庙。 到元成宗时,纔在府州县设立三皇庙。 春秋共同祭祀,,而以医药为主,很不合礼法。”皇帝说:“三皇继承天意登帝位,开创了万代教育感化的本源,和药师混在一起,行吗?”命令天下郡县不准亵渎祭祀。 正德十一年,于秦州设立伏羲氏庙。 秦州,是古代成纪的地方,这样做是依从了巡按御史冯时雄的奏议。 嘉靖年间,于太医院北建立三皇庙,题名景惠殿。 中间奉祀三皇以及四配。 它的陪从祭祀,束屋是僦贷季、岐伯、伯高、鬼臾区、俞跗、少俞、少师、桐君、雷公、马师皇、伊尹、扁韹、婆于惠、张机十四人,西屋是华陀、王叔和、皇甫谧、葛洪、巢元方、孙思邈、韦慈藏、王冰、钱乙、朱肱、李杲、刘完素、张元素、朱彦修十四人。 每年二月、八月上旬的甲日,礼部堂上官举行祭礼,太医院堂上官两员分别祭献,用少牢。 又在里面修建圣济殿,祭祀先代名医,以太医官主持祭祀。 二十一年,皇帝认为规模形制低下矮小,命令扩大祭庙。 圣师的祭祀,开始于世宗。 供奉皇师伏羲氏、神农氏、轩辕氏,帝师陶唐氏、有虞氏,王师夏禹王、商汤王、周文王、武王,九圣面向南。 左面是先圣周公,右面是先师孔子,东西向。 每年春秋为皇帝讲经的前一日,皇帝穿着皮弁,跪拜,举行奠祭先圣先师的礼仪。 在文华殿束屋用羹酒果脯帛祭祀。 当初,束屋有释迦牟尼像,皇帝认为他不合常法,撤掉了,于是祭祀先圣周公和先师孔子。 自己写祭文,举行奉安神位礼。 辅政大臣、礼卿以及讲官等待行完礼,进入跪拜。 在此以前,洪武初年,司业宋濂建议要依建安熊氏的说法,以伏羲为儒家道统的宗师,神农、黄帝、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,依次列坐。 按等级祭祀天子的学说,那么儒家道统更为尊贵。 太祖不听从。 到这时,世宗仿照宋濂的意思实行。 嘉靖十六年,改到在永明殿后祭祀,和当初一样举行祭礼。 这以后常派遣官员代皇帝祭祀。 隆庆初年,仍在文华殿东屋举行祭礼。 汉、晋以及隋,有的称先师,有的称先圣、宣尼、宣父。 唐朝谧号文宣王,宋加上圣号,元又加上大成号。 明太祖入江淮府,首先拜孔子庙。 洪武元年二月,下诏在国学用太牢祭祀孔子,仍派遣使者到曲阜举行祭祀。 临出发时告论说:“仲尼的道义,广大悠久,与天地并存。 据有天下的帝王,无不恭敬地举行祭祀事务。 我身为天下君主,希望大大昌明教化,来实行先圣的道术。 如今既然在大学举行祭祀先圣先师的礼仪,仍派你们到阙里举行祭祀事务,你们要恭敬行事。”又规定制度,在每年仲春、仲秋的上丁日,皇帝降香,派官员在国子学祭祀。 以丞相行初献礼,翰林学士行二献礼,国子祭酒行三献礼。 祭期之前,皇帝沐浴更衣,戒绝嗜欲。 献官、陪祀、执辜官都行不御不乐不吊的散斋两天,清身洁心的致斋一天。 祭祀的前一天,皇帝穿皮弁服,驾临奉天殿降香。 到了祭祀日,献官举行祭礼。 三年,下诏革除众神封号,只有孔子的封爵依旧。 而且命令曲阜神庙,每年官府给予祭牲彩帛,使衍圣公供奉祭祀事务。 四年,礼部上奏议定仪节用品。 改以前规定的篷豆用八为十,篷要用竹制成。 所用盛黍稷稻粱的篮簋登钏以及豆,最初用木制的,全部换为瓷制。 祭牲改用煮熟的。 奏乐的六十人,舞蹈的四十八人,领舞的二人,共一百一十人。 礼部请求挑选京城百姓中秀丽的充任乐生、舞生。 太祖说;“乐舞是学者的事情,何况祭祀先圣先师是用来尊崇孔子的。 应选择国子生以及公卿子弟在太学学习的人,预先教授他们。”五年,罢除孟子拊祭。 过了一年,皇帝说:“孟子辨明异端,排除邪说,发扬昌明孑L子道术,像以前一样拊祭。”七年二月上丁日,日食,改用第二个丁日。 洪武十五年,新建太学完工。 庙建在太学束面,中间是大成殿,左右两庶,前面是大成门,门的左右列了二十四戟。 门外东面是牺牲厕,西面是祭器库,再前面为灵星门。 自开始营建以来,皇帝数次驾临视察。 到这时落成,派官员举行祭祀。 皇帝既已亲自去奠祭先圣先师,又下诏天下共同祭祀孔子,并颁布奠祭先圣先师的制度。 凡是府州县学,篷豆用八,器物牲牢,都比园子学减少。 献酒的三次礼仪相同,孔子的十个弟子在两庶行一献礼。 祭祀时,各自用正职官员奉行,有布政司就由布政司官主祭,分别祭献就用本太学学宫以及老成儒士充任。 每年春、秋第二月上旬的丁日祭祀。 当初,国子学主持祭祀的派遣祭酒官,后来派遣翰林院官,然而祭酒初上任,必定派遣祭祀一次。 十七年,下令每月朔日和望日,祭酒以下举行入学祭奠先师礼,郡县长官以下到学宫上香。 洪武二十六年,向天下颁布大成乐。 二十八年,因行人司副官杨砥进言,罢除汉扬雄陪祀,增加董仲舒。 三十年,因为国子学孑L子庙狭窄,命令工部改建,构制规模都是皇帝规划的。 大成殿门各有六楹,灵星门三楹,东西庶七十六楹,神厕、神库都是八楹,宰杀祭牲的地方是六楹。 永乐初年,在太学束面建庙。 宣德三年,因万县训导李译进言,命礼部考正陪祀先贤的名位,颁布告示天下。 十年,慈利教谕蒋明请求祭祀元代儒士昊澄。 大学士杨士奇等人说应当陪祀,皇帝听从了。 正统二年,以宋儒胡安国、蔡沈、真德秀陪祀。 三年,禁止天下在释、老宫祭祀孔子。 孔、颜、孟三氏的子孙教授裴侃说:“天下文庙只根据传道来排列位次。 阙里的孔子家庙,应该端正父子关系,来作为排列先后的常道。 颜子、曾子、子思是儿子,在殿庭配享。 无繇、子皙、伯鱼是父亲,在走廊侧房陪祀。 并非只是名分不正,恐怕神自己也不会安心。 何况叔梁纥在元代已经追封为启圣王,在大成殿西建殿崇拜奉祀,而且颜、孟的父亲都封公,祇有伯鱼、子皙仍封侯,请求追封公爵,与颜、孟的父亲都配享于启圣王殿。”皇帝命礼部施行,接着议论给伯鱼、子皙加封号。 成化二年,追封董仲舒为广川伯,胡安国为建宁伯,蔡沈为崇安伯,真德秀为浦城伯。 十二年,皇帝听从祭酒周洪谟的建议,增加乐舞为八佾,篷豆各焉十二件。 弘治八年,追封杨时为将乐伯,陪从祭祀,位置次于司马光。 九年,增加乐舞至七十二人,如同天子的礼制。 十二年,阙里孔庙焚毁,敕令有关部门重建。 十七年,庙建成,派遣大学士李束阳祭告,并刻石树立御制碑文。 正德十六年,下诏有关部门改建在衢州的孔氏家庙,官府供给钱,督办工程。 命令博士孑L承义奉杞。 嘉靖九年,大学士张璁说:“孔子祭祀典礼,有应当更正的地方。 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,颜路、曾皙、孑L鲤是颜渊、曾参、子思的父亲,三个儿子在庙庭配享,叔梁纥及各位父亲却在两庶陪祀,推究圣贤的心又怎能安适?请在大成殿后,另外建房祭祀叔梁纥,而以颜路、曾皙、孔鲤配享。”皇帝认为正确,于是说:“圣人尊天与尊亲相同。 现今用篷豆十二件,祭牲用犊,全部是用来祭祀天的礼仪,也不是正礼。 他的谧号、锈有日月星辰图案的礼服都应改正。”张璁顺着皇帝意思说:“孔子宜称先圣先师,不称王。 祭祀的房屋宜称庙,不称殿。 祭祀适宜用木制牌位,他的塑像应该毁掉。 篷豆用十件,乐用六佾。 配享者爵位为公侯伯的封号应该削除,只称先贤先儒。 所陪祀的申党、公伯寮、秦冉等十二人应该罢除,林放、蘧瑗等六人应该各自在其乡里祭祀,后苍、玉乃、欧阳修、胡瑗、蔡元定应该陪祀。”皇帝命令礼部会同翰林众臣议论。 编修徐阶上疏陈述改易称号毁掉塑像不可行。 皇帝发怒,贬谪徐阶的官职,于是御制《正孔子祀典说》,大略说,孔子以为鲁僭越王礼是不对的,难道肯自己僭越天子的礼仪吗?又作《正孔子祀典申记》,都交付给史馆。 张璁于是作《正孔子庙祀典或问》上奏。 皇帝以为议论详细正确,并令礼部集体议论。 于是御史黎贯等人说:“圣祖当初订正祭祀典礼,天下五岳四演众神都削去封号,只有先师孔子如故,确实有深意。 陛下怀疑孔子的祭祀,上与祭祀上天的礼仪相比拟。 孔子的不可及,像上天不可登阶而升,即使比拟于天,也不为过。 自从唐尊孔子为文宣王,已经使用天子礼乐。 宋真宗曾经想封孔子为皇帝,有人说周只称王,不应当加帝号。 而罗从彦所论,增加帝号也可以。 到了周敦颐便认为万世无穷,以王礼祭祀孔子,邵雍则认为仲尼以万世为王。 论辩孔子不应当稻王的人,只有昊澄一人罢了。 诚恳希望皇上广泛地考察众人的言论,务求最恰当。”当时黎贯疏中说:“没有什么比天地更尊贵的,也没有什么比父亲和老师更尊贵的。 陛下敬天尊亲,不应单独怀疑孔子的王号是僭越。”皇帝因此大怒,怀疑黎贯藉此来斥责他追尊亡父的错误,谴责他为奸恶,下交司法部门会同审讯,削夺了他的官职。 给事中王汝梅等人也极力说不该削去王号,皇帝都斥责为谬论。 于是礼部会同众臣议论:“人以圣人为最崇高,圣人以孔子为最崇高。 宋真宗称孔子为至圣,他的意思已经齐备。 现今应在孔子神位上题写至圣先师孔子,去掉他的王号以及大成、文宣的称号。 改大成殿为先师庙,大成门为庙门。 他的四位配享弟子称复圣颜子、宗圣曾子、述圣子思子、亚圣孟子。 十位贤哲弟子以下凡是入门了的弟子,都称先贤某子。 左丘明以下,都称先儒某子。 不再称公侯伯。 遵循圣祖首先定下的南京国子监规格形制,制造木头神位。 接着拟定大小尺寸,著录为定式。 他的塑像,立即下令撤除。 春秋祭祀,遵循建国初的旧有制度,十篷十豆。 天下各学官,八篷八豆。 乐舞只用六佾。 凡是学校另立一祠,中间的叔梁纥题写为启圣公孔氏神位,以颜无繇、曾点、孔鲤、孟孙氏配享,都称先贤某氏。 至于陪祀的贤人,不可不考察得失。 申党就是申根,改动去掉一个。 公伯寮、秦冉、颜何、苟况、戴圣、刘向、贾逵、马融、何休、王肃、王弼、杜预、昊澄罢除祭祀。 林放、蘧瑗、卢植、郑众、郑玄、服虔、范奎在各自的家乡祭祀。 后苍、王通、欧阳修、胡瑗应该增入。”皇帝命令全部按议论实行。 又因行人薛侃的建议,增加陆九渊陪祀。 最初,洪武年问,司业宋濂请求去掉塑像设置神位,礼仪乐章多有更改,太祖不答应。 成、弘年问,少詹程敏政曾说马融等八个人应当除去。 给事中张九功推演论说此事,并请求罢除荀况、公伯寮、蘧瑗等人,而增加后苍、王通、胡瑗。 被礼官周洪谟拒绝而停止。 到这时,因张璁极力主张,众人不敢违背。 毁掉塑像大约是用了宋濂的说法,先贤的去留,大略如同张九功所说。 增入欧阳修,那是因为宋代争议濮王的地位.即濮议的缘故。 第二年,国子监建成启圣公祠。 依从尚书李时的建议,春秋祭祀,与文庙在同一天。 篷豆牲帛比照祭祀孔子的四位配享子弟,东西的配享位置比照孔子的十位贤哲弟子,陪祀的先儒程晌、朱松、蔡元定比照两厅的从祀者。 辅政大臣代帝王在文庙祭祀,则祭酒在启圣祠祭祀。 南京,祭酒在文庙祭祀,司业在启圣祠祭祀。 于是定下制度,殿中先师孔子面向南,四位弟子配享东西向。 稍后是十位贤哲弟子:闵子损、冉子雍、端木子赐、仲子由、卜子商、冉子耕、宰子予、冉子求、直王偃、颛孙子师都东西向。 两庶从祀:先贤澹台灭明、宓不齐、原宪、公冶长、南宫适、高柴、漆雕开、樊须、司马耕、公西赤、有若、琴张、申根、陈亢、巫马施、梁鲢、公皙哀、商瞿、冉孺、颜辛、伯虔、曹恤、冉季、公孙龙、漆雕哆、秦商、漆雕徒父、颜高、商泽、壤驷赤、任不齐、石作蜀、公良孺、公夏首、公肩定、后处、郑单、奚容葳、罕父黑、颜祖、荣旃、秦祖、左人郢、句井疆、郑国、公祖句兹、原亢、县成、廉洁、燕伋、叔仲会、颜之仆、邦巽、乐欺、公西舆如、狄黑、孔忠、公西藏、步叔乘、施之常、秦非、颜啥,先儒左丘明、公羊高、谷梁赤、伏胜、高堂生、孔安国、毛苌、董仲舒、后苍、杜子春、王通、韩愈、胡瑗、周敦颐、程颢、欧阳修、邵雍、张载、司马光、程颐、杨时、胡安国、朱熹、张拭、陆九渊、吕祖谦、蔡沈、真德秀、许衡共九十一人。 隆庆五年,以薛坛从祀。 万历年间,以罗从彦、李侗从祀。 十二年,又以陈献章、胡居仁、王守仁从祀。 二十三年,以宋周敦颐父周辅成从祀启圣祠。 又定于每年二月、八月上旬丁日到殿上传达制命,派遣大臣祭祀先师及配享位众人。 孔子的十位贤哲弟子派翰林官,两庶派国子监官员各二人分别祭献。 每月朔日,与每科进士举行奠祭先圣先师礼。 司府州县卫学各提调官举行祭礼。 祭牲用少牢,奏乐如太学0京府以及附属府县学,只举行祭奠先圣先师礼。 崇祯十五年,因左丘明由圣人亲自传授经义,改称先贤。 同时改宋儒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、张拭、朱熹、邵雍六子也称为先贤,位次在七十子之下,汉、唐众儒生之上。 然而仅有国学更换了,阙里庙庭以及天下学宫没有来得及颁布实行。 旗纛的祭祀有四。 第一,洪武元年,礼官上奏:“军队出行应当祭祀的旗纛,旗称牙旗。 黄帝出车歌诀说:‘饰以象牙的主帅旗帜,是将军的精神,是全军面貌的体现。 凡是开始树立牙旗,必定在单日祭祀。 ’纛,说的是旗头。 《太白阴经》说:‘大将中营建纛旗。 天子六军,所以用六个旗纛。 耗牛尾制成,树在车辕左边那匹马的前面。 ’唐、宋以及元朝都有旗纛的祭祀。 现在应该在京城设立庙宇,春天在惊垫日,秋天在霜降日,派遣官员举行祭祀。”于是命令在都督府所在地的后面建庙,以都督为祭献官员,在神位牌上题为军牙之神、六纛之神。 七年二月,下诏令皇太子率领诸王到阖武场去祭祀饰有乌羽的旗帜,设七个祭坛,行三献礼。 后来停止春祭,只是霜降日在教场祭祀。 第二,年终祭享皇帝祖庙的日子,在承天门外祭祀旗纛。 第三,旗纛庙在山川坛左边。 最初,旗纛与太岁众神在城南一起祭祀。 九年,另外建庙。 每年八月,天子亲自祭祀山川的那一天,派旗手卫官行礼。 正神祭祀有,旗头大将、六纛大将、五方旗神、主宰战船正神、金鼓角镜炮神、弓弩飞枪飞石神、阵前阵后神只五昌等众神,共七位,共祭一坛,面向南。 皇帝穿皮弁,驾临奉天殿降香。 献官供奉进行祭祀。 祭祀物品比照祭先农,帛七束,黑色二束、白色五束。 痉毛血、望祭与燎祭,与祭祀风云雷雨众神相同。 祭祀完毕,在地上放六个酒器杀六只雄鸡,滴血祭祀。 笫四,永乐以后,有神旗的祭祀,专门祭祀火雷神。 每个月的朔日、望日,神机营提督官在教场祭祀。 祭牲用少牢。 凡是旗纛都藏在内府,祭祀便设上。 诸侯王国祭祀旗纛,就派遣武官穿军装行礼。 天下的卫所在办公官署后设立庙宇,以指挥使为初献官,僚属官为亚献官、终献官。 祭祀物品比京城有所减少。 洪武二年定下制度,年终腊祭,在庙门外共同祭祀。 八年,礼部奏报:“五祀的礼仪,周、汉、唐、宋不一样。 现在拟定在正月祭祀户神,在皇宫门左设坛,主管宫门的官员主持祭祀。 四月祭祀灶神,在皇宫的厨房设坛,光禄寺官主持祭祀。 六月祭祀中溜之神,在干清官的赤色空地上设坛,内官主持祭祀。 七月祭祀门神,在午门的左面设坛,主管城门的官主持祭祀。 十月祭祀井神,在宫内大庖井前面设坛,光禄寺官员主持祭祀。 四季中每季的首月在祭祀太庙那天,夏六月在土旺日,祭牲用少牢。”皇帝制命同意。 跟着确定祭祀中溜神在奉天殿外文楼前。 又定年终在太庙西周屋下将五种祭祀合在一起祭祀,太常寺官举行祭礼。 洪武二年,皇帝命令祭祀马祖、先牧、马社、马步的神灵,在后湖筑坛。 礼官说:“《周官》春天祭马祖,是天驷星;夏天祭先牧,是开始养马;秋天祭马社,是开始乘马;冬天祭马步,这是神降给马灾害。 隋朝承用周朝的制度,在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祭祀。 唐、宋沿用。 现在定于春、秋雨季的第二个月,甲、戊、庚日,派官举行祭祀。 建立四个坛,乐用时下音乐,行三次献酒礼。”洪武四年,蜀明升献上好马十匹,其中有一匹白色的,长一丈多,不能加鞍鞯与笼头。 太祖说:“天生的杰出物,必然有神主管它。”命令太常用少牢祭祀马祖,用袋装四百斤沙压上,命令人骑上在苑中游玩,时间长了慢慢温驯。 皇帝骑着它在清凉山祭月。 等到归回,十分高兴,赐名飞越峰。 又命令太常祭祀马祖。 洪武五年,将众神合祭一坛,一午只是在春天祭祀。 永乐十三年,在莲花池设立北京马神祠。 在南京的马神,则由南太仆主持祭祀。 最初称十庙。 北极真武在三月三日、九月九日,道林真觉普济禅师宝志在三月十八日,都城隍在八月祭祀帝王后的一天,祠山广惠王张渤在二月十八日,五显灵顺在四月八日、九月二十八日,都由南京太常寺官员祭祀。 汉秣陵尉忠烈公蒋子文、晋成阳忠贞公卞壶、宋济阳武惠王曹彬、南唐忠肃王刘仁瞻、元卫国忠肃公福寿都在每季首月的初一,岁终,由应天府官员祭祀。 只有蒋庙又有四月二十六日的祭祀。 连同功臣庙是十一庙。 后来又增加四庙:关公庙,洪武二十七年在鸡笼山南面建成,称为汉前将军寿亭侯。 嘉靖十年订正错误,改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。 在每季首月以及年终,由应天府官员祭祀,五月十三日,直立太常寺官员祭祀。 天妃,永乐七年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,在正月十五日、三月二十三日,由南京太常寺官员祭祀。 太仓神庙在二月、八月的十五日,由南京户部官员祭祀。 司马、马祖、先牧神庙,在二月、八月的中旬,挑选一天由南京太仆寺官员祭祀。 众庙都用少牢,真武与真觉禅师用素食祭祀。 左祖既将功臣配享于太庙,又命令另外在鸡笼山立庙。 评述功臣二十一人,死去的人塑像,活着的空出位置。 正殿:中山武宁王徐达、开平忠武王常遇春、岐阳武靖王李文忠、宁河武顺王邓愈、束瓯襄武王汤和、黔宁昭靖王沐英。 用两只羊、两只猪。 西厢房:越国武庄公胡大海、梁国公赵德胜、巢国武壮公华高、虢国忠烈公俞通海、江国襄烈公昊良、安国忠烈公曹良臣、黔国威毅公呈复、燕山忠愍侯孙兴祖。 束厢房:郢国公冯国用、西海武庄公耿再成、济国公丁德兴、蔡国忠毅公张德胜、海国襄毅公昊桢、薪国武义公康茂才、东海郡公茅成。 用羊两只,猎两只。 在两个廉廊各设一个牌位,总写着“故指挥千百户卫所镇抚之灵”。 用十只羊,十只猎。 在每季首月以及年终,派遣驸马都尉条祀。 当初,胡大海等人死后,命令在卞壶、蒋子文的庙宇画肖像。 等到功臣庙建成,移到那儿祭祀。 永乐三年,因中山王的功勋德行第一,又命令在正月旦日、清明、中元、孟冬、冬至日派遣太常寺官员在大功坊的家庙祭祀,祭牲用少牢。 京城所祭祀的是九庙。 真武庙,永乐十三年建成,以祭祀北极佑圣真君。 正德二年,改为灵明显佑宫,在海子桥的束面,祭日与南京一样。 束岳泰山庙,在朝阳门外,于三月二十八日祭祀。 都城隍庙,在五月十一日祭祀。 汉寿亭侯关公庙,永乐年问建成。 成化十三年,又奉敕令在宛平县束面修建庙宇,于五月十三日祭祀。 都是太常寺官员祭祀。 京都太仓神庙在太仓修建,由户部官员祭祀。 司马、马祖、先牧神庙,由太仆寺官员祭祀。 宋文丞相祠,永乐六年,听从太常博士刘履节的请求,在顺天府学西面兴建。 元世塑逮,嘉靖年问罢除祭祀。 都在二月、八月中旬由顺天府官员祭祀。 洪恩灵济宫,祭祀徐知证、徐知夸。 永乐十五年,在皇城西面立庙,正月旦日、冬至圣节,内阁、礼部以及内官各一员祭祀。 生日,礼部官员祭祀。 弘治年问,大学士刘健等人请求不要派遣内阁大臣祭祀。 嘉靖年问,改为派遣太常寺官员祭祀。 荣国公姚广孝,洪熙元年在太庙陪祀。 嘉靖九年撤除庙祀,移到大兴隆寺祭祀,在皇城西北角。 后来寺庙焚毁又移到崇国寺祭祀。 束岳、都城隍用太牢,五庙用少牢,真武、灵济宫用素食祭祀。 洪武元年,命令中书省到郡县,访求应该祭祀的神只。 名山大川、圣明帝王、忠臣烈士,凡是有功于国家以及惠爱百姓的,都写进祭祀典册,命令有关部门每年一定时饰祭祀。 二年,又下诏天下神祇,对百姓常有功德,事迹显著的,即使不祭祀,也要禁止人毁坏撤掉祠堂。 三年,制定众神封号,凡是后世溢美的称号都革除。 天下神祠不应进行祭祀典礼的,就是淫祠,有关部门不得祭祀。 弘治元年,礼科张九功说:“祭祀典礼正,那么人心就正。 当今朝廷按常例祭祀外,又有释迦牟尼文佛、三清三境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、金玉阙真君元君、神父神母,各宫观中又有水官星君、诸天诸帝的祭祀,这不足以为天下效法。”皇帝将奏章下交给礼部,尚书周洪谟等人说:释迦牟尼文佛生于西方中天竺国。 其教义的根本,以本性为法身,德行与功业为报身,连同真身为三,其实是一个人。 道家以老子为老师。 朱熹说遇:“玉清元始天尊既不是老子的法身,上清太上道君又不是老子的报身,设了二像,又不是和老子为一人。 而老子又自己称上清太上老君,大约是仿照释氏而又失真。”自现在起,凡是遇上皇上的生日,不命令修建吉祥斋坛祈祷,或者遇上丧礼,不命令修建推荐赞扬的斋坛祈祷。 大兴隆寺、朝天宫都停止派官员祭告。 北极中天星主紫微大帝,北极五星在紫微垣中。 正统初年,建紫微殿,设立神像祭告。 设坛祈祭星辰,是古礼。 现在却像似人,称它为帝,考察祭祀典籍,确实没有依据。 雷声普化天尊,道家认为主管五雷,又在六月二十四日为天尊显现的日子,所以每年在这一天派官到显灵宫祭祀。 风云雷雨,在南郊合在一起祭祀,而山川坛又有秋日祭祀,那么这个祭祀也应当兔除。 祖师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真君,传记上说:“汉张道陵,善于用符治病。 唐天寅,宋熙宁、大观年问,多次加封号后为正一靖应真君,子孙也有封号。 朝廷仍沿用正一嗣教真人的封号。”可是宋邵伯温说:“张鲁的祖父张陵、父亲张衡,用符法之术传授他,自己号称师君。”今年以正月十五日是张陵生日,派官到显灵宫祭告,也不合祭祀典礼。 大小青龙神,记载说:“有位僧人名叫卢,寓居西山。 有两位童子来侍奉。 当时长久大旱,童子入潭化为两条青龙,于是下雨。 后来赐给卢名号叫感应禅师,建寺设像,在潭上另设龙祠。 宣德年问,建大圆通寺,加上二龙封号,春秋祭祀。”近来连年旱灾,祈祷没有应验,不足以崇拜奉祀已很明显。 梓潼帝君,记载说:“神姓张名亚子,居住在蜀七曲山。 在晋做官战死,人们给他立庙。 唐、宋多次加封至英显王。 道家称天帝命令梓潼掌管文昌府事务以及人间的福禄寿的簿册,所以元代加封号为帝君,而天F的学校也有建祠堂祭祀的。 景泰年问,因为京城的旧庙开拓而新建,每年在二月三日的生辰,派官祭祀。”梓潼在蜀显灵,故在蜀建庙祭祀较好。 文昌六星与它无关,应该下令罢除祭祀。 在天下学校的祠堂,都下令拆毁。 北极佑圣真君,是玄武七星宿,后人以它是真君,在下面作龟蛇。 宋真宗避讳,改I-为真武。 靖康初年,加封号为佑圣助顺灵应真君。 图志上说:“真武是净乐王太子,在武当山修炼,功成飞升。 奉上帝的命令镇抚北方。 披发赤足,建立皂色军中大黑旗。”这是道家附会的说法。 我朝御制的碑上称,太祖平定天下,受到很乡神灵暗中保佑,曾在南京建庙尊崇祭祀。 到太宗靖难,认为神有显灵帮助的功劳,又在京城东北角以及武当山重建庙宇。 两处京城在每年一定时节和朔日、望日各自派遣官员祭祀,而武当山又有专门官员督办祭祀事务。 宪宗曾经浇铸铜像。 现在请求只是遵循洪武年间的旧例,每年三月三日、九月九日用素食,派太常官举行祭祀,其余的都减免停祭。 崇恩真君、隆恩真君,道家认为崇恩姓萨名坚,西蜀人,宋徽宗时曾跟从王侍宸、林灵素等人学习法术有灵验。 隆恩,是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,又曾经跟从萨坚传习符法。 永乐年问,因道士周思得能传灵官法,于是在禁城西面建天将庙以及祖师殿。 宣德年问,改大德观,封二真君。 成化初年改为显灵宫。 每年换袍服,花费很多。 近来祈祷没有应验,也应当罢除免祭。 金阙上帝、玉阙上帝,有记录说:“闽县灵济官祭祀五代时徐温的儿子徐知证、徐知谤。 我朝御制的碑文称太宗曾经生病,祈祷神灵就应验,于是大肆整新闽地庙宇,春秋祭祀。 又在京城立庙,加封金阙真君、玉阙真君。 正统、成化年间,多次加封号为上帝。 朔日、望日、时令节日都派官祭祀,及时以时鲜的食品进献,四时换袍服。”神的世系事迹,本来差别不大,他的僭越名号应更正,妄自浪费也应节省。 神父圣帝、神母元君以及金玉阙元君,就是二徐父母,及其配享。 宋封他的父亲齐王为忠武真人,母亲田氏为仁寿仙妃,配享的都是仙妃。 永乐到成化年问,多次加封至现今的称号,也应削去封号宠除祭祀。 束岳泰山神,泰山是五岳之首,庙在泰安州的山下。 又于每年在甫郊以及山川坛都有合于一处祭祀的礼仪。 现今朝阳门外有元代的束岳旧庙,我朝因袭而不废。 既已在境内专门祭祀,而且在郊外坛上合于一处祭祀,那么这座庙的祭祀,实在是繁复遇滥。 京城都城隍神,原来在顺天府西南,以五月十一日作为神的诞辰,所以这一日以及节气时令都派官祭祀。 城隍神,不是人鬼,怎么会有诞辰?何况南郊秋天祭祀都已合于一处祭祀,那么诞辰以及节气时令的祭祀都不合适,凡是这些都应当罢除免祭。 奏议上呈,于是命令修建斋坛,派官祭告,连同束岳、真武、城隍庙、灵济宫的祭祀,都依旧。 二徐真君以及他的父母妻子革除帝号,仍用旧封号,冠袍等物换回烧毁,其余的按议定的施行。 按照祭祀典籍,太祖时,应天祭祀陈乔、杨邦火、姚兴、王铁,成都祭祀李冰、文翁、张咏,均州祭祀黄霸,密县祭祀卓茂,松江祭祀陆逊、陆抗、陆凯,龙州祭祀李龙迁,建宁祭祀谢夷甫,彭泽祭祀狄仁杰,九江祭祀李黼,安庆祭祀余阙、韩建之、李宗可。 宣宗年间,高邮祭祀耿遇德。 英宗年间,豫章祭祀韦丹、许逊,无锡祭祀张巡。 宪宗时,崖山祭祀张世杰、陆秀夫。 孝宗时,新会祭祀宋慈元杨后,延平祭祀罗从彦、李侗,建宁祭祀刘子翠,乌撒祭祀潭渊,庐陵祭祀文天祥,婺源祭祀朱熹,都昌祭祀陈潞,饶州祭祀江万里,福州祭祀陈文龙,兴化祭祀陈瓒,湖广祭祀李芾,广西祭祀马慨。 武宗时期,真定祭祀颜杲卿、颜真卿,韶州附带祭祀张九龄的儿子张拯,沂州祭祀谙葛亮,萧山祭祀游酢、罗从彦。 他们都是历代的著名大臣,事迹显著。 地方守土大臣题名奏请,礼官议论答复,事情都如实地记载,年月可以考查。 至于明代大臣与前代历史上的名臣相媲美的,或者因为功勋,或者因为学识品行,或者因为守正不阿的操守,或者因为死于国事,在志书上记载,刻在碑碣雕版上,不能一一述说。 大的有鄱阳湖忠臣祠祭祀丁普郎等三十五人,南昌忠臣祠祭祀趟德胜等十四人,太平忠臣庙祭祀花云、王鼎、许瑗,金华忠臣祠祭祀胡大海,都是太祖自己制定典礼。 这以后,通州祭祀常遇春,山海关祭祀徐达,苏州祭祀夏原吉、周忱,淮安祭祀陈坛,海州卫祭祀卫青、徐安生,甘州祭祀毛忠,榆林祭祀余子俊,杭州祭祀于谦,萧山祭祀魏骥,汀州祭祀王得仁,广州祭祀杨信民、毛吉,云南祭祀沐英、沐晟,贵州祭祀顾成,庐陵祭祀刘球、李时勉,广信祭祀邓颐,宝庆祭祀贺兴隆,上杭祭祀伍骥、丁泉,庆远祭祀叶祯,云南祭祀王樟、昊云,青田祭祀刘基,平阳祭祀薛管,杭州祭祀邹济、徐善述,金华祭祀章懋,都是众所周知的,清晰可考。 其它郡县山川龙神忠烈的人,以及祈祷有灵验而祭祀的,《会典》上的记载,尤其详备。 泰厉坛祭祀没有人祭祀的鬼神。 《春秋传》说“鬼有所归之处,缆不会作恶”,这就是它的道义。 《祭法》,王祭祀帝王无后嗣的鬼,诸侯祭祀诸侯无嗣的鬼,大夫祭祀大夫无后嗣的鬼。 《士丧礼》“有疾病向鬼祈祷”,《郑注》称“汉时民间都在秋天祭祀厉鬼”,那么这种祭祀上下通行,然而后世都不举行。 洪武三年定下制度,京城祭祀帝王无后嗣的鬼,在玄武湖中设坛,每年在清明以及十月朔日派官员祭祀。 祭期前七天,檄告京城城隍。 祭祀那天,在坛上设京省城隍神位,没人祭祀的鬼神等位放于坛下东西两面,用三只羊、三只猎、三石米饭。 诸侯王国祭祀诸侯没人祭祀的鬼,府州祭祀郡里无人祭祀的鬼,县襄祭祀县中没有人祭祀的鬼,都在城北设坛,如京城一年两次祭祀。 乡里祭祀乡里役人祭祀的鬼。 后来规定郡县、乡里的役人祭祀的鬼神,都在清明日、七月十五日、十月朔日祭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