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·描写雨(7首)
- 作者:
- 全部
- 苏轼(7)
- 杜甫(6)
- 纳兰性德(5)
- 陆游(3)
- 李商隐(3)
- 周邦彦(2)
- 李世民(2)
- 秦观(2)
- 赵师秀(2)
- 辛弃疾(2)
- 杨万里(2)
- 徐灿(2)
- 李白(2)
- 蒋捷(2)
- 王国维(2)
- 王安石(2)
- 吴文英(2)
- 白居易(2)
- 梁启超(1)
- 柳宗元(1)
- 韦庄(1)
- 李廌(1)
- 韦应物(1)
- 陈子龙(1)
- 欧阳修(1)
- 谭用之(1)
- 薛逢(1)
- 虞集(1)
- 志南(1)
- 王夫之(1)
- 王建(1)
- 徐再思(1)
- 贺铸(1)
- 张可久(1)
- 王昌龄(1)
- 孙光宪(1)
- 赵执信(1)
- 葛立方(1)
- 王驾(1)
- 游次公(1)
- 史达祖(1)
- 陈与义(1)
- 朱敦儒(1)
- 韩愈(1)
- 吕渭老(1)
- 沈自晋(1)
- 薛昭蕴(1)
- 袁去华(1)
- 阎选(1)
- 杜牧(1)
- 李煜(1)
- 黄庭坚(1)
- 冯延巳(1)
- 徐俯(1)
- 刘长卿(1)
- 陈著(1)
- 吴潜(1)
- 张炎(1)
- 蒋春霖(1)
- 张养浩(1)
- 万俟咏(1)
- 崔道融(1)
- 陈文述(1)
- 石孝友(1)
- 温庭筠(1)
- 曾几(1)
- 刘基(1)
- 1、《喜雨亭记》 苏轼·宋代亭以雨名,志喜也。古者有喜,则以名物,示不忘也。周公得禾,以名其书;汉武得鼎,以名其年;叔孙胜敌,以名其子。其喜之大小不齐,其示不忘一也。 予至扶风之明年,始治官舍。为亭于堂之北,而凿池其南,引流种木,以为休息之所。是岁之春,雨麦于岐山之阳,其占为有年。既而弥月不雨,民方以为忧。越三月,乙卯乃雨,甲子又雨,民以为未足。丁卯大雨,三日乃止。官吏相与庆于庭,商贾相与歌于市,农夫相与忭于野,忧者以喜,病者以愈,而吾亭适成。 于是举酒于亭上,以属客而告之,曰:“五日不雨可乎?”曰:“五日不雨则无麦。”“十日不雨可乎?”曰:“十日不雨则无禾。”“无麦无禾,岁且荐饥,狱讼繁兴,而盗贼滋炽。则吾与二三子,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,其可得耶?今天不遗斯民,始旱而赐之以雨。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,皆雨之赐也。其又可忘耶?” 既以名亭,又从而歌之,曰:“使天而雨珠,寒者不得以为襦;使天而雨玉,饥者不得以为粟。一雨三日,伊谁之力?民曰太守。太守不有,归之天子。天子曰不然,归之造物。造物不自以为功,归之太空。太空冥冥,不可得而名。吾以名吾亭。”
- 2、《望海楼晚景·横风吹雨入楼斜》 苏轼·宋代横风吹雨入楼斜,壮观应须好句夸。雨过潮平江海碧,电光时掣紫金蛇。
- 3、《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·其二》 苏轼·宋代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(蒙 通:濛)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(淡妆浓抹 一作:浓妆淡抹)
- 4、《定风波·三月七日》 苏轼·宋代三月七日,沙湖道中遇雨。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,已而遂晴,故作此词。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- 5、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》 苏轼·宋代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。卷地风来忽吹散,望湖楼下水如天。
- 6、《有美堂暴雨》 苏轼·宋代游人脚底一声雷,满座顽云拨不开。天外黑风吹海立,浙东飞雨过江来。十分潋滟金樽凸,千杖敲铿羯鼓催。唤起谪仙泉洒面,倒倾鲛室泻琼瑰。
- 7、《寒食雨二首》 苏轼·宋代自我来黄州,已过三寒食。年年欲惜春,春去不容惜。今年又苦雨,两月秋萧瑟。卧闻海棠花,泥污燕脂雪。暗中偷负去,夜半真有力。何殊病少年,病起头已白。春江欲入户,雨势来不已。小屋如渔舟,濛濛水云里。空庖煮寒菜,破灶烧湿苇。那知是寒食,但见乌衔纸。君门深九重,坟墓在万里。也拟哭途穷,死灰吹不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