换一首以上为随机展示
苏轼·抒怀(20首)
- 作者:
- 全部
- 苏轼(20)
- 辛弃疾(17)
- 李白(12)
- 陆游(12)
- 黄庭坚(11)
- 李贺(10)
- 杜甫(9)
- 元好问(7)
- 柳宗元(6)
- 刘禹锡(6)
- 刘克庄(6)
- 张炎(5)
- 纳兰性德(5)
- 贺铸(5)
- 曹植(5)
- 吴文英(5)
- 陈与义(5)
- 谢灵运(4)
- 鲍照(4)
- 王守仁(4)
- 梅尧臣(4)
- 吴潜(4)
- 姜夔(4)
- 元稹(3)
- 龚自珍(3)
- 陈师道(3)
- 周邦彦(3)
- 李煜(3)
- 李商隐(3)
- 张可久(3)
- 韩愈(3)
- 欧阳修(3)
- 柳永(2)
- 周密(2)
- 宋祁(2)
- 牛希济(2)
- 晁补之(2)
- 张九龄(2)
- 陈维崧(2)
- 毛滂(2)
- 朱敦儒(2)
- 史达祖(2)
- 蒋捷(2)
- 庾信(2)
- 杨万里(2)
- 曹雪芹(2)
- 张孝祥(2)
- 王安石(2)
- 杜牧(2)
- 陈亮(2)
- 屈原(2)
- 苏舜钦(2)
- 屈大均(2)
- 戴复古(2)
- 李之仪(2)
- 向子諲(2)
- 李纲(2)
- 谢朓(2)
- 崔道融(1)
- 储光羲(1)
- 赵长卿(1)
- 李方膺(1)
- 杨炎正(1)
- 姜彧(1)
- 高骈(1)
- 孔平仲(1)
- 叶梦得(1)
- 袁宏道(1)
- 吴淑姬(1)
- 张嵲(1)
- 刘过(1)
- 刘光祖(1)
- 张养浩(1)
- 贝琼(1)
- 李流芳(1)
- 尹鹗(1)
- 温庭筠(1)
- 秦观(1)
- 鱼玄机(1)
- 王汝舟(1)
- 贾谊(1)
- 刘基(1)
- 李梦阳(1)
- 宋方壶(1)
- 杨慎(1)
- 周文质(1)
- 张耒(1)
- 孟郊(1)
- 高适(1)
- 凌廷堪(1)
- 王恽(1)
- 朱淑真(1)
- 赵汝愚(1)
- 冯延巳(1)
- 司马迁(1)
- 张岱(1)
- 陆龟蒙(1)
- 张志和(1)
- 张绍文(1)
- 张埜(1)
- 顾夐(1)
- 郑板桥(1)
- 刘琨(1)
- 黄巢(1)
- 郑谷(1)
- 晏殊(1)
- 王令(1)
- 夏言(1)
- 王沂孙(1)
- 黄机(1)
- 朱熹(1)
- 汤允绩(1)
- 张惠言(1)
- 曾巩(1)
- 嵇康(1)
- 秋瑾(1)
- 张辑(1)
- 潘大临(1)
- 苏辙(1)
- 胡铨(1)
- 周敦颐(1)
- 谢懋(1)
- 孟浩然(1)
- 刘邦(1)
- 范云(1)
- 王诜(1)
- 袁枚(1)
- 毛泽东(1)
- 李鸿章(1)
- 鲁迅(1)
- 赵执信(1)
- 谢燮(1)
- 张煌言(1)
- 韩琮(1)
- 赵溍(1)
- 朱栴(1)
- 子兰(1)
- 石茂华(1)
- 文秀(1)
- 郑域(1)
- 赵匡胤(1)
- 王溥(1)
- 牛峤(1)
- 邹浩(1)
- 朱彝尊(1)
- 岳飞(1)
- 左思(1)
- 沈约(1)
- 韦庄(1)
- 王鹏运(1)
- 李泌(1)
- 冯云山(1)
- 司马光(1)
- 蒲松龄(1)
- 文廷式(1)
- 白居易(1)
- 陶渊明(1)
- 吴藻(1)
- 范仲淹(1)
- 江淹(1)
- 王夫之(1)
- 李益(1)
- 韩元吉(1)
- 潘希白(1)
- 唐寅(1)
- 范成大(1)
- 夏完淳(1)
- 薛逢(1)
- 俞樾(1)
- 汪元量(1)
- 查慎行(1)
- 卢祖皋(1)
- 李清照(1)
- 1、《和子由苦寒见寄》 苏轼·宋代人生不满百,一别费三年。三年吾有几,弃掷理无还。长恐别离中,摧我鬓与颜。念昔喜著书,别来不成篇。细思平时乐,乃谓忧所缘。吾従天下士,莫如与子欢。羡子久不出,读书虱生毡。丈夫重出处,不退要当前。西羌解仇隙,猛士忧塞壖。庙谋虽不战,虏意久欺天。山西良家子,锦缘貂裘鲜。千金买战马,百宝妆刀环。何时逐汝去,与虏试周旋。
- 2、《倦夜》 苏轼·宋代倦枕厌长夜,小窗终未明。孤村一犬吠,残月几人行。衰鬓久已白,旅怀空自清。荒园有络纬,虚织竟何成。
- 3、《游兰溪 / 游沙湖》 苏轼·宋代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,亦曰螺师店。予买田其间,因往相田得疾。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。遂往求疗。安常虽聋,而颖悟绝人,以纸画字,书不数字,辄深了人意。余戏之曰:“余以手为口,君以眼为耳,皆一时异人也。”疾愈,与之同游清泉寺。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。有王逸少洗笔泉,水极甘,下临兰溪,溪水西流。余作歌云:“山下兰芽短浸溪,松间沙路净无泥,萧萧暮雨子规啼。谁道人生无再少?君看流水尚能西,休将白发唱黄鸡。”是日剧饮而归。
- 4、《超然台记》 苏轼·宋代凡物皆有可观。苟有可观,皆有可乐,非必怪奇伟丽者也。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;果蔬草木,皆可以饱。推此类也,吾安往而不乐?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,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。人之所欲无穷,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,美恶之辨战乎中,而去取之择交乎前。则可乐者常少,而可悲者常多。是谓求祸而辞褔。夫求祸而辞褔,岂人之情也哉?物有以盖之矣。彼游于物之内,而不游于物之外。物非有大小也,自其内而观之,未有不高且大者也。彼挟其高大以临我,则我常眩乱反复,如隙中之观斗,又焉知胜负之所在。是以美恶横生,而忧乐出焉,可不大哀乎!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,释舟楫之安,而服车马之劳;去雕墙之美,而蔽采椽之居;背湖山之观,而适桑麻之野。始至之日,岁比不登,盗贼满野,狱讼充斥;而斋厨索然,日食杞菊。人固疑余之不乐也。处之期年,而貌加丰,发之白者,日以反黑。予既乐其风俗之淳,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。于是治其园圃,洁其庭宇,伐安丘、高密之木,以修补破败,为苟全之计。 而园之北,因城以为台者旧矣,稍葺而新之。时相与登览,放意肆志焉。南望马耳、常山,出没隐见,若近若远,庶几有隐君子乎!而其东则庐山,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。西望穆陵,隐然如城郭,师尚父、齐桓公之遗烈,犹有存者。北俯潍水,慨然太息,思淮阴之功,而吊其不终。台高而安,深而明,夏凉而冬温。雨雪之朝,风月之夕,予未尝不在,客未尝不从。撷园蔬,取池鱼,酿秫酒,瀹脱粟而食之,曰:“乐哉游乎!" 方是时,予弟子由,适在济南,闻而赋之,且名其台曰“超然”,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,盖游于物之外也。
- 5、《凌虚台记》 苏轼·宋代国于南山之下,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。四方之山,莫高于终南;而都邑之丽山者,莫近于扶风。以至近求最高,其势必得。而太守之居,未尝知有山焉。虽非事之所以损益,而物理有不当然者。此凌虚之所为筑也。 方其未筑也,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。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,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。曰:“是必有异。”使工凿其前为方池,以其土筑台,高出于屋之檐而止。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,恍然不知台之高,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。公曰:“是宜名凌虚。”以告其从事苏轼,而求文以为记。 轼复于公曰:“物之废兴成毁,不可得而知也。昔者荒草野田,霜露之所蒙翳,狐虺之所窜伏。方是时,岂知有凌虚台耶?废兴成毁,相寻于无穷,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,皆不可知也。尝试与公登台而望,其东则秦穆之祈年、橐泉也,其南则汉武之长杨,五柞,而其北则隋之仁寿,唐之九成也。计其一时之盛,宏杰诡丽,坚固而不可动者,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?然而数世之后,欲求其仿佛,而破瓦颓垣,无复存者,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,而况于此台欤!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,而况于人事之得丧,忽往而忽来者欤!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,则过矣。盖世有足恃者,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。”既以言于公,退而为之记。
- 6、《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·其二》 苏轼·宋代霜风渐欲作重阳,熠熠溪边野菊香。久废山行疲荦确,尚能村醉舞淋浪。独眠林下梦魂好,回首人间忧患长。杀马毁车从此逝,子来何处问行藏。
- 7、《浣溪沙·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》 苏轼·宋代门外东风雪洒裾。山头回首望三吴。不应弹铗为无鱼。上党从来天下脊,先生元是古之儒。时平不用鲁连书。
- 8、《鹧鸪天·林断山明竹隐墙》 苏轼·宋代林断山明竹隐墙。乱蝉衰草小池塘。翻空白鸟时时见,照水红蕖细细香。村舍外,古城旁。杖藜徐步转斜阳。殷勤昨夜三更雨,又得浮生一日凉。
- 9、《临江仙·夜饮东坡醒复醉》 苏轼·宋代夜饮东坡醒复醉,归来仿佛三更。家童鼻息已雷鸣。敲门都不应,倚杖听江声。 长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。夜阑风静縠纹平。小舟从此逝,江海寄余生。
- 10、《沁园春·孤馆灯青》 苏轼·宋代孤馆灯青,野店鸡号,旅枕梦残。渐月华收练,晨霜耿耿;云山摛锦,朝露漙漙。世路无穷,劳生有限,似此区区长鲜欢。微吟罢,凭征鞍无语,往事千端。当时共客长安,似二陆初来俱少年。有笔头千字,胸中万卷;致君尧舜,此事何难?用舍由时,行藏在我,袖手何妨闲处看。身长健,但优游卒岁,且斗尊前。
- 11、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 苏轼·宋代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(樯橹 一作:强虏)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(人生 一作:人间;尊 通:樽)
- 12、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 苏轼·宋代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时见幽人独往来,缥缈孤鸿影。惊起却回头,有恨无人省。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。
- 13、《行香子·述怀》 苏轼·宋代清夜无尘。月色如银。酒斟时、须满十分。浮名浮利,虚苦劳神。叹隙中驹,石中火,梦中身。虽抱文章,开口谁亲。且陶陶、乐尽天真。几时归去,作个闲人。对一张琴,一壶酒,一溪云。
- 14、《减字木兰花·立春》 苏轼·宋代春牛春杖。无限春风来海上。便与春工。染得桃红似肉红。 春幡春胜。一阵春风吹酒醒。不似天涯。卷起杨花似雪花。
- 15、《千秋岁·次韵少游》 苏轼·宋代岛边天外, 未老身先退。 珠泪溅, 丹衷碎。 声摇苍玉佩、色重黄金带。一万里,斜阳正与长安对。道远谁云会,罪大天能盖。君命重,臣节在。新恩犹可觊,旧学终能难改。吾已矣,乘桴且恁浮于海。
- 16、《南歌子·寓意》 苏轼·宋代雨暗初疑夜,风回忽报晴。淡云斜照著山明。细草软沙溪路、马蹄轻。卯酒醒还困,仙材梦不成。蓝桥何处觅云英。只有多情流水、伴人行。
- 17、《南乡子·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》 苏轼·宋代霜降水痕收。浅碧鳞鳞露远洲。酒力渐消风力软,飕飕。破帽多情却恋头。佳节若为酬。但把清尊断送秋。万事到头都是梦,休休。明日黄花蝶也愁。
- 18、《卜算子·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 苏轼·宋代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。时见幽人独往来,缥缈孤鸿影。(时见 一作:谁见)惊起却回头,有恨无人省。拣尽寒枝不肯栖,寂寞沙洲冷。
- 19、《花影》 苏轼·宋代重重叠叠上瑶台,几度呼童扫不开。刚被太阳收拾去,却教明月送将来。(却教 一作:又教)
- 20、《方山子传》 苏轼·宋代方山子,光、黄间隐人也。少时慕朱家、郭解为人,闾里之侠皆宗之。稍壮,折节读书,欲以此驰骋当世,然终不遇。晚乃遁于光、黄间,曰岐亭。庵居蔬食,不与世相闻。弃车马,毁冠服,徒步往来山中,人莫识也。见其所著帽,方耸而高,曰:“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?”因谓之方山子。 余谪居于黄,过岐亭,适见焉。曰:“呜呼!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。何为而在此?”方山子亦矍然,问余所以至此者。余告之故。俯而不答,仰而笑,呼余宿其家。环堵萧然,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。余既耸然异之。 独念方山子少时,使酒好剑,用财如粪土。前十九年,余在岐山,见方山子从两骑,挟二矢,游西山。鹊起于前,使骑逐而射之,不获。方山子怒马独出,一发得之。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,自谓一世豪士。今几日耳,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,而岂山中之人哉?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,当得官,使从事于其间,今已显闻。而其家在洛阳,园宅壮丽与公侯等。河北有田,岁得帛千匹,亦足以富乐。皆弃不取,独来穷山中,此岂无得而然哉? 余闻光、黄间多异人,往往阳狂垢污,不可得而见。方山子倘见之欤?